新浪资讯

金华夫妻同时确诊!浙江发布一组数据…

新浪新闻

关注

近日,金华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了一对夫妻,夫妻俩同年出生,检查后发现,两人竟然都患有肺部肿瘤!手术医生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叶建明表示,在其从医25年来还是首次碰到这种情况。

CT检查,相继发现病灶

陈阿姨与丈夫叶大叔今年都是68岁,前些天,夫妻俩在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妻子肺部CT检查后发现肺结节,叶建明阅片后发现,妻子陈某是肺多发磨玻璃结节,主病灶在右上叶,考虑至少为肺部肿瘤,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陈阿姨问完病情即将离开时,一旁的叶大叔突然说:“叶医生,我也刚做完肺部CT,还没来得及给医生看,您能帮我看一下吗?”叶建明打开电脑阅片后发现,叶某也是多发磨玻璃结节,主病灶在左肺上叶,且呈现出比他妻子更为典型肺部肿瘤影像表现,同样需要进行手术。

家中两位老人要同时手术,可不是小事!医生团队立刻与夫妻俩及其子女沟通了病情及手术方案,为了方便子女照顾父母,护士长祝华英为夫妻俩安排了双人间,病房的窗外就是在建的公园与婺江,风景优美,夫妻俩的情绪也好了不少。

同日同医生同单孔微创手术

经过必要的术前检查与准备,夫妻俩的手术安排在同一天进行。

叶建明与谭海栋手术团队率先为陈阿姨进行了单孔微创手术切除,过程顺利。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叶大叔在妻子之后接受了手术,但他全胸腔粘连,肺门区及纵隔多发纤维钙化的淋巴结,光分离上叶的粘连就用了2个小时。术后恢复情况也不错。

因为发现较早,夫妻俩不需要其他辅助治疗,只需要定期随访即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叶建明说,在临床中,经常会碰到夫妻俩相隔几年前后查出肿瘤的情况,但是像叶某、陈某夫妇俩这样同时查出同脏器患肿瘤的情况几乎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和夫妻俩个人作息、情绪、饮食和生活习惯相同有关系。

生活方式是诱发肿瘤的主要因素,夫妻两个人每天吃住在一起,生活几乎同步,所以两个人的身体素质也大致相同,存在较大的同时或者先后患上相同肿瘤的可能性。

据了解,叶大叔夫妻俩从事餐饮工作28年,两人都在高油烟的环境下工作。

网络配图

网络配图

叶建明介绍,肺部肿瘤的致病因素可以归结为“三霾五气”:

三“霾”指室外雾霾、室内烟霾和心理阴霾;五“气”指室外大气污染、三种室内空气污染(烟草烟雾、厨房油烟气和房屋装修材料污染)以及心里生闷气。

夫妻俩长期从事餐饮,整天接触油烟,虽非一定是这单一因素,但必定是因素之一。

所以也在此提醒大家,家中的吸排油烟机要买性能好的。

医生提醒:以下人群应该特别注意,定期筛查(筛查建议:每年一次低剂量螺旋CT):

①年龄>50岁,吸烟史>20包年(即每天吸烟包数×吸烟年数);

②长期从事粉尘性环境工作者;

③经常接触煤烟或油烟,煤、煤焦油或其他油类的燃烧产物者;

④长期二手烟吸入者,尤其是30岁以后的妇女;

⑤有肺部肿瘤家族史者。

4月13日,浙江省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启动仪式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以下简称国科大肿瘤医院)正式举行,标志着今年的肿瘤防治宣传周正式拉开帷幕。

今年的主题是:“健康中国健康家”为主题,关爱生命,科学防癌。

启动仪式上,浙江省肿瘤防治办公室发布了最新一期的《2019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数据地区癌症发病与死亡情况分析。报告显示的数据来源于浙江省14个国家级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癌症发病与死亡资料。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覆盖人口14250844人,约占浙江省户籍人口的29.13%。

男性发病第一位为肺癌

女性发病第一位为甲状腺癌

报告分析显示,发病前10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前列腺癌、宫颈癌、食管癌和胰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7.87%。男性发病第一位为肺癌,占男性新发病例的20.81%,其次依次为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前列腺癌。女性发病第一位为甲状腺癌,占女性新发病例的18.78%,其次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

从癌谱构成上看,男性高发的主要癌种中,除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外,前列腺癌取代食管癌进入男性发病前5位,提示癌谱构成逐渐呈现“西方化”模式。

肺癌死亡率男女均排首位

占男性癌症死亡的1/3

死亡前10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食管癌、女性乳腺癌、前列腺癌、淋巴瘤和白血病,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82.77%。其中男女性癌症死亡排名第一的都是肺癌,分别占32.30%和22.99%。

个别癌症特别要重视

浙江结直肠癌中标发病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56%,男性结直肠癌发病位居癌症谱的第二位,女性位于第四位,已成为严重威胁浙江省居民健康的主要癌症;

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为26.85/10万,已位居男性发病前五之内,今年嘉兴市和丽水市率先将前列腺癌筛查工作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可见对前列腺癌防治的重视;

胰腺癌,男性发病率位于第8位,发病率为13.74/10万,女性发病率位于第9位,发病率为10.06/10万;男性胰腺癌位于第6位,死亡率为12.45/10万,女性胰腺癌位于第5位,死亡率为9.19/10万。男性和女性胰腺癌死亡发病比为0.91,可见胰腺癌的危害。

甲状腺癌发病率快速上升

死亡率基本保持稳定

当前,浙江省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数据显示,浙江省甲状腺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在2000年为2.75/10万,在2012年飙升至19.42/10万,2016年为37.15/10万。甲状腺癌尤其好发于中青年女性,从2013年起浙江省甲状腺癌跃居女性发病首位,已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

甲状腺癌一般预后良好,尤其是乳头状癌,恶性程度较低。95.13%的甲状腺癌病例具有明确的组织学类型,其中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占全部甲状腺癌的97.75%,其次是滤泡癌(0.81%)和髓样癌(0.36%),其他病理类型占1.08%。报告显示,甲状腺癌标化死亡率在2000年为0.23/10万,在2012年为0.25/10万,2016年为0.25/10万。虽然发病率快速上升,但是这十余年间甲状腺癌死亡率基本保持稳定。

甲状腺癌年龄别发病率呈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在15-19岁组开始快速上升,至50-54岁组达到高峰,而男性在15-19岁组开始呈缓慢上升趋势。女性各年龄别发病率均明显高于男性。

随着现在超声技术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隐匿性很强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都能发现,甚至包括还未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所以我们不必对甲状腺癌的高发而感到恐慌,只要经过科学规范的治疗,95%的甲状腺癌可以被治愈。

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仍是

浙江省肿瘤防治工作重点

尽管如此,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仍是浙江省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近20年来,美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下降约25%,欧洲恶性肿瘤死亡率与1988年的高峰相比男性总死亡率下降26%,女性总死亡率下降20%。美国通过控烟运动和低剂量螺旋CT 筛查使男性肺癌死亡率下降43%;通过结直肠癌筛查,美国结直肠癌死亡率近30年来也出现了快速的下降,这些都是浙江省癌症防治的有效模版。

2020年,浙江省政府将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纳入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5年完成50-74岁人群1600万筛查任务,是全国首个省域全覆盖的癌症筛查项目。

全年总共完成问卷风险评估223.4万人,便潜血试验219.5万,结肠镜检查14.3万,查出结直肠癌1423例,检出率为1.0%,进展期腺瘤14352例,检出率为10.1%,非进展期腺瘤25618例,检出率为18.0%。总体人群阳性率为19.35%,肠镜检查依从率为33.6%。

“项目自4月启动,10月底完成既定任务数,达到社会效益和群众满意双高分,成功入选浙江卫生健康2020年十大影响力事件。但仍存在问题,如人群筛查参与率仅为52.4%,肠镜检查依从率为33.6%,意外着接近一半的人群未参与筛查,2/3评估阳性的高危人群未做结肠镜检查。”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杜灵彬副主任说。

积极推进癌症筛查工作,提高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逐步形成规范化、长效化的癌症筛查工作机制,提高早诊率和治疗率,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癌症疾病负担,缓解民生痛点。下一步将各级各类癌症筛查项目,提升项目实施质量,推进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向纵深发展,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省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程向东说。

综合:金华晚报、小时新闻

编辑:

陶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