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云南人 接到这种电话,别挂!买不到“一退两抗”药,别慌!

新浪新闻

关注

12月29日0-24时,全省新增确诊病例4例,均为境外输入(老挝2例、缅甸1例、孟加拉国1例)。

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5例。累计确诊病例134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80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2月29日24时,全省现有确诊病例9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719例,累计死亡病例2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81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3594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735人。

全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4例,均为境外输入(缅甸3例、老挝1例)。解除医学观察4例,尚在医学观察109例(境外输入96例)。

近期

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

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防控形势严峻

不少人会接到有关疫情的流调电话

别慌!这不是诈骗电话!

千万别挂!更不要拉黑!

那么问题来了

到底什么是“流调”?

这项工作在疫情防控中有什么作用?

公众应该如何配合呢?

接下来

带你一图了解!

划重点!请记住

“流调”来电不会让你干这些事情!

如有以下情况,均可以判定为诈骗

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1。不会以任何理由发送二维码让流调对象扫描;

2。不会索要银行卡号、密码或验证码;

3。不会以任何理由发送链接让流调对象点击;

4。不会推销任何产品或以任何理由要求流调对象付费;

5。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流调人员加入QQ群、微信群;

6。不会以任何理由让流调对象转账和进行所谓的“资金核查”。

重点提醒

如何识别诈骗电话

1。国际来电,特别是开头有个“+”的电话,基本都是诈骗电话!别接!

2。不显示归属地的电话,或者归属地显示为“未知”的电话,基本都是诈骗的!别接!

3。无法正常回拨的电话,肯定是诈骗电话!防疫人员使用的电话,基本都是本地固话或手机号,这些基本上不可能是诈骗电话。

买不到“一退两抗药品咋办?”近日,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总监杨子江介绍,“一退两抗”药品指退热药品、抗病毒药品、抗菌药品。12月26日,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通知,要求全市14个县(市)区、5个开发(度假)区药品零售企业一律暂停销售“一退两抗”药品。

为什么要禁止销售“一退两抗”药品?杨子江介绍,目前在全球流行的新冠病毒肺炎传染性极其强大,需要经卫生健康部门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才能遏制传播。如果患者随意使用“一退两抗”药品对新冠病毒肺炎的发热等表态症状自行治疗,可能会使真正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难以及时被发现,从而导致病毒的爆发性传播。因此,需要将“一退两抗”药品暂时禁止销售。

市民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时买不到相应药品怎么办?杨子江介绍,“一退两抗”的药品在昆明市辖区范围内已全部禁售,市民如出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主动与社区人员联系,及时前往定点医院就诊,不要自行服药以免延误病情。

买不到“一退两抗”药品咋办?

专家支招

记者梳理了市民关心的“一退两抗”热点问题,邀请昆明市延安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忠平进行详细解读。王忠平提醒,市民不必焦虑,要多多理解支持“一退两抗”药品下架的疫情防控政策,如出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主动与社区人员联系,及时前往定点医院就诊,不要自行服药以免延误病情。

什么是“一退两抗”药物?

王忠平:“一退两抗”药物,“一退”是指解热镇痛、抗炎类药物;“两抗”指的是常用抗生素和抗病毒两类药物。“一退两抗”药品指退热药品、抗病毒药品、抗菌药品,可以用于对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热等表态症状。

“一退两抗”药物都有些什么?

王忠平:常见的退热药物有布洛芬、阿司匹林、感康、吲哚美辛、克感敏、水杨酸等,大约有几十个品种和规格。常见抗生素主要是青霉素类:比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头孢类:比如头孢呋辛、头孢丙烯等;氨基糖苷类药物:比如庆大霉毒、阿米卡星;大环类脂类药物:比如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磺胺类药物,以及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这一类喹诺酮制剂;还有一些抗真菌药物,比如两性霉素B、氟康唑等。常见抗病毒药物:比如阿昔洛韦、病毒唑、利巴韦林、更昔洛韦、磷酸奥司他韦、阿比多尔等等。

药店“一退两抗”的药物多吗?

王忠平:“一退两抗”药物涉及到常见疾病的治疗,所以是药店的主要药品之一。

“一退两抗”药品的目录是如何确定的?

王忠平:“一退两抗”药品目录是以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中新冠肺炎用药品种为基础,邀请部分三甲医院的呼吸肺病科专家和药学专家,结合药品销售实际,研究讨论后确定的目录,基本涵盖了治疗新冠病毒肺炎表症的相关药品。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人民群众是疫情防控的直接参与者,如发现药品零售企业不遵守相关疫情防控规定的,可向属地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热线积极反映。

为什么要对“一退两抗”药品禁止销售?

王忠平:目前在全球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极其强大,需要经卫生健康部门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才可能遏制传播。如果患者随意使用“一退两抗”药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热等表态症状自行治疗,可能会掩盖真正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导致病毒的暴发性传播。因此,需要将“一退两抗”药品暂时禁止销售。

为什么现在规定“一退两抗”药物在药店下架,而必须要到医院经过医生诊治开出处方?

王忠平: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对于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的患者,尤其要求到医院经过医生的科学诊断,对症用药,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疾病的传播。

除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他发热、呼吸道疾病也需要到医院救治?

王忠平: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也应经过医院医生的正确诊断并给予合理的用药,以避免错诊、误诊、漏诊;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和乱用现象十分普遍,也是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十分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什么没有资质的医疗机构不能设置“发热门诊”?

王忠平:“发热”问题是临床医生共同面对的复杂医学问题,其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到临床多个学科,国家有关部门印发《发热门诊设置管理规范》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设置管理规范》的通知,对医疗机构设置发热门诊以及接诊、处治发热病人均有严格的要求。

对于“发热门诊”的设置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王忠平:这是个系统性、科学性的医学问题,包括发热门诊选址、门诊布局(三区、两通道)、设备(医疗设备、通风设备、消毒隔离设备、信息化设备)、以及科室、人员配备及培训和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感控等等,均有科学的规范和实施措施。另外,设置有规范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都有较完整的感染学科、呼吸学科、危重症学科、心血管学科等科室的技术支持。

对于“发热”病人,是否都需要到正规发热门诊就诊?

王忠平: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的态势下,应该是这样。

不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收治“发热”病人会有什么后果?

王忠平:导致病人漏诊、误诊,造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出现院内交叉感染;合并重症的患者,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产生严重的后果。

市民如果出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时买不到相应药品如何办?

王忠平:“一退两抗”的药品在昆明市部分县区已全部禁售,市民如出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主动与社区人员联系,及时前往定点医院就诊,不要自行服药以免延误病情。

云团团在此提醒大家:

如果您接到随访电话

请一定要积极配合

务必提供准确信息

故意隐瞒情况

将承担法律责任

同时请理解配合药店人员的工作

同心战“疫”,人人有责!

加油!

来 源:春城晚报、昆明日报、“云南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号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