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这么强,为什么连一台媲美本田的摩托车都造不出来?
如果说在新能源领域,国产汽车已经完成对于日系车的弯道超车的话,那么,国产摩托车和日本摩托车的差距,几乎令人绝望。
日本摩托几乎拥有了机动车全部的优秀性能,省油、质量好、重量轻、震动小、骑姿舒适、运转品质高,妥妥的六边形战士。特别是其中的佼佼者本田,本田是全球摩托车行业毫无疑问的一哥,全球年销量超过2000万台,累计销量超过4亿台。本田贡献出了无数的经典车型,比如说国人非常熟悉的,本田幼兽,开不坏的CG125,大排量的金翼。本田在赛场上的成绩也非常辉煌,从MOTOGP到MXGP,再到达喀尔,本田都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咱们的国产摩托车,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大而不强”,提到国产摩托就不得不提到重庆,重庆是中国的摩托中心,很多著名的国产品牌都是重庆的,比如宗申、力帆、建设、嘉陵、隆鑫等等。2008年,重庆摩托车产业达到高峰时期,整车年产销达到1100余万台,但是,重庆摩托车始终在技术先进性、稳定性、骑行品质方面,远远落后于国际一流水平。
比如说在四缸发动机方面,单缸摩托车与四缸摩托车的驾驶差距,比四缸汽车与八缸汽车还要大。但是在收购意大利百年品牌贝纳利之前,国产摩托车连一台四缸发动机都造不出来,而本田的直列四缸发动机,在1969年发布,并靠着出色的性能以此称霸世界,如果以四缸发动机来衡量,国产摩托车和本田的差距至少有50年。
再比如说在海外市场的开拓方面,本田摩托车已经征服了几乎五大洲的全球大多数国家,而中国摩托车曾经也一度占领东南亚市场,但是因为疯狂打价格战,不注重品控,导致被日系摩托车重新夺回市场,如今国产摩托在东南亚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不到1%。
究其原因,重庆市汽摩协会党支部书记李章万曾经公开表示,重庆重庆摩托车行业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生产的主要车型90%以上为小排量跨骑车和弯梁车,另外,重庆摩托车产品的可靠性差、耐久性低等问题尤为突出,是失去原有市场的主要原因。官方吐槽,最为致命。
虽然禁摩令是国产摩托车发展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从1985年北京市率先发布禁摩令,到全国200多座主要城市均采取措施禁止和限制摩托车行驶,让国内摩托车产业进入了寒冬期,严重限制了国产摩托车行业的发展,在这样残酷的政策环境下国产摩托车还在不断发展,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国产摩托和日系摩托车的差距的确很大,而且差距是全方位的。
工业产品没有弯道超车,也没有一蹴而就,即使是国产汽车在新能源赛道的弯道超车,也是十几年如一日的政策扶持,数千亿元的新能源补贴,和自主汽车品牌不懈的创新早就的,而国产摩托车,从车架设计、悬挂调校、工艺制造、品质管理都要夯实基础,才能做出有竞争力的车。
好消息是,新能源领域的变革,也正在摩托车领域发生,但是,电动摩托车取代燃油摩托车,可能有更长的路要走,我更倾向于认为,电动摩托车和燃油摩托车的战场领域明确,互相无法在对方的领域征服彼此,国产摩托车企业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