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主板拆出黄金?这是一条怎样的致富路

新浪综合

来源:看看新闻
汕头贵屿,偏居南方一隅,过去二十年,这里被誉为“电子垃圾拆解第一镇”。从电子垃圾中拆出真金白银,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盘踞在这个本地人口只有20万的小镇,用“暴富”来形容这里,一点都不夸张。然而与之相生相伴的却是“污染”,和“全球最毒地之一”等一系列称呼。
手机主板竟藏“真金白银”
深夜十一点多,张晓真在灯火通明的公司跟兄弟们卸货,从全国各地回收的几十万部废旧手机,来到了它们的中转站。
张晓真,80后创业者,在废旧手机的行当摸爬滚打近十年。他在福州的公司,每年处理废旧手机数量多达700-800多万台,仓储车间里的每个麻袋里面都有800-1000部手机。流水线上的工人会对手机进行初步拆解,熟练地撬开手机后盖,分离电池,拔掉SIM卡和储存卡,再扔回流水线的传输带。每人每天经手的手机数量就达到7000-8000部。
手机能拆出金、银、铜,其实很多其它电子产品都可以。利益所趋市场不可能看不到,这也就催生了中国规模惊人的电子垃圾产业链。
“城市矿山”:电子垃圾背后的庞大产业链
那么一吨废旧手机可以提炼出来多少“真金白银”呢?张晓真告诉记者,以一批5-10年前的废旧手机为例,每吨可以提炼出来200-300g黄金,1000-3000g银,100kg左右铜,以及几克到十几克不等的钯、铂金。传统的承包矿山做金矿开采,一吨金矿石的含金量大概也就只有15-20g。相比之下,一吨废旧手机的黄金含量要远高于金矿石。以废旧手机为代表的电子垃圾,由此被称为“城市矿山”。
我国其实有明文规定,电子废弃物不允许从海关进口。在《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中,包括废电池,废弃机电产品和设备,及其未经分拣处理的零部件、拆散件、破碎件等,除了国家另有规定的,都在禁止进口的目录当中。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地财政收入绝大多数都源于拆解业,地方政府也非常支持拆解业的发展。这也是电子垃圾产业能在贵屿等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数据现实,拆解业一度占到贵屿GDP的90%以上,超过10万人口从事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