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女婴烫伤后 居然被亲妈泡白酒20分钟

新浪福建
近日,福建漳州8个月大女婴,彤彤(化名)被意外烫伤,万万没想到,家人竟让孩子,泡了20分钟的白酒治疗>>
据彤彤妈妈介绍,事发当天早上八点左右,彤彤坐在客厅桌子旁边的推车里独自玩耍,因家里人疏于防范,没想到彤彤竟用手抓倒了桌上的热水瓶,瞬间导致了全身多处被烫伤。
心急如焚的家长来不及多想,决定用“土法”处理。他们先买来高粱酒倒在桶里,再将彤彤整个人抱进去泡了将近20分钟。接着,又往彤彤受伤的创面上
涂抹了一种褐色的“草药水”。直到彤彤四肢冰凉、昏昏欲睡时,家长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连忙送医治疗。
在送医途中,彤彤喝了一些白开水后出现了恶心、呕吐。当天上午11时20分,家长将彤彤送到第909医院烧伤整形科门诊时,她已经开始口唇紫绀、呼吸微弱。
见此情形,值班的郑健生主任和邹紫红医师立即开展抢救。抢救过程大概持续了1分钟左右,彤彤终于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心跳。
达到了严重醉酒状态
住院后,通过对彤彤抽血进行酒精测试,结果发现其血液里酒精含量达到277毫克。要知道,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是酒后驾驶,大于等于80毫克即为醉酒驾驶。这也就是说,当时彤彤的血液里酒精含量已经超过“醉驾”标准3倍多。
记者了解到,彤彤在重症病房里,经过整整一周的密切观察和治疗,才脱离危险期,前两天上午痊愈出院。
烫伤后别乱用这些偏方
每年都有惨重案例
郑健生主任解释,这个病例当中,家长的几步应对方法都是错误示范:
1。彤彤原本就是严重烫伤状态,家长用高粱酒全身浸泡20分钟更是雪上加霜,除了引起创面疼痛外,也会导致酒精中毒。
2。涂抹“草药水”,会给医生后期判断伤情和处理创面带来难度。
3。送医过程中给患儿喝水,容易导致恶心、呕吐,呕吐物堵塞气道严重的会窒息死亡。
在此,提醒广大家长,如果孩子不慎发生烫伤,要及时让伤者远离热源。最重要的是——别在伤口上乱涂东西,浸泡白酒、醋、酱油、牙膏、蛋清等偏方,不仅没用,反而会继续刺激创面加深受伤程度,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每年都有很多因为乱用偏方,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
被烫伤后,做好这3步
1。孩子烫伤第一时间先用大量冷水冲洗10~20分钟,如果烫伤面积较大,冲洗时间还要延长;等伤处冲洗时间足够后,脱下受伤部位的衣服。
2。如果烫伤的部位在衣服覆盖的地方,第一时间脱下衣服很有可能会撕裂伤口处的水泡,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如果衣物已经跟伤口黏连在一块儿,不要生拉硬扯,最好用剪刀剪开衣物。
3。对于轻微烫伤,可以在伤口处涂上一些烫伤药膏,如美宝湿润烧伤膏,之后立即送医。
除了掌握正确的烧烫伤急救方法,家长们还需掌握,防范小儿烫伤的生活常识,防患于未然!
儿童烫伤重在预防
平时家长做好这4件事
1。把烧水壶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特别是桌子边缘,坚决不能放置装热水的器皿;
2。孩子皮肤娇嫩,高度的水温接触皮肤超过5分钟就有可能烫伤宝宝,所以给孩子洗澡时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水温不能超过40℃;
3。不要让孩子单独进入厨房,从微波炉中取出食物时,确保孩子不在周围;端热汤上桌时注意防止孩子突然跑过来;
4桌子上不要铺设桌布,防止孩子拉扯桌布的时候碰翻在桌子上的饭碗或者是热水瓶。
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