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多年前远嫁非洲的清华才女王丽红 现在如何了?

新浪新闻

关注

“人之初,性本善。。。。。。”在遥远非洲的乌干达,传来了一阵参差不齐的汉语声音,说这些话的不是中国娃娃,而是一群小黑孩,他们的身后,是一个皮肤白皙的女子,不过不是白人,而是北京大妞王丽红。在非洲的26年里,她顺利地融入了非洲的部落生活,还扎根异乡,在那里传播中国文化。想起抓饭,一夫多妻制,非洲土语,她感到一言难尽,但是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

20多年前,北京大妞王丽红认得了现在了的老公,

当时的男朋友,来自非洲的乌干达人苏玛(Ayub Sooma)相遇,开始了一段美丽爱情。虽然身边的爸妈,兄弟姐妹都很反对,而且爸妈坚决不接受一个黑人男友将女儿带回万里之外的非洲地区,但是,她说这是她找的男友,后果自负,于是她毅然决然的去了非洲。

她还记得刚到非洲的时候,丈夫所在的大城市就是一堆草棚子和茅屋,黑人们就是在这里忍受高温的,但 她却受不了;自己的公公是当地的大酋长,一屋子里有很多他的老婆,她要一个个叫他们妈妈;老公的40多个兄弟姐妹冲出来,将她围在一起跳舞的时候,一排排黑脸下的白牙齿看得她头晕目眩;后来,在她的强力约束下,自己的老公才奉行一夫一妻制,没有找多个妻子。但是当地还是信伊斯兰教的人占多数,所以男尊女卑是肯定的事情,这让王丽红感到比较不舒服。

做饭时,往往是老公的一大堆老婆一起做饭,黑人们可以熟练地用手抓饭吃,而王丽红一般是吃的满手满嘴都是饭渣,狼狈不堪。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王丽红对这里的看法变了,这里虽然穷,落后,人也不太勤快,但是民风淳朴,向50-60年代的故乡,自然秀美,人和动物十分和谐,而且他看到一些维和人员还有国际志愿者也是不辞辛劳,在这里兴办教育、提升卫生水平,于是她也决定在这里留下来,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在过了语言关之后,她也适应了公共生活和私生活的方方面面,她和丈夫相濡以沫,两人有了3个孩子;而他们共同生活的20多年,也是中国与乌干达经济关系大幅提升的20多年。他们两人在两国关系的发展中看到了机会,并把握了这个机会。两人是“中乌关系蓬勃发展的完美榜样”。夫妇两人如今在首都坎帕拉郊区开设了鲁扬子中学。两人要把自己的学校打造为当地推广普通话与中国文化的先锋者。而且中国孔子学院为该学校的中文课程提供了资助,辅助王丽红的努力。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BBC对这位神奇的姑娘进行了报道,而中央电视台也对她进行了采访,一下子王丽红在非洲成了名人,甚至将名气传回了祖国。

现在,夫妻二人又训练了30多名中文教师,在乌干达各地传播中国文化,教授汉语课程。在上了九个月的课程之后,现在他们将去非洲其他地方教学。很多乌干达孩子表示,自己以后不仅能去英语世界,还能去说中文的地方,这非常好,能够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这很棒,还能去中国旅行看看老师说的长城和熊猫。

有人说王丽红是求仁得仁,去非洲是浪费人生,错过了中国的发展红利;但是王丽红看着自己的学生,和三个混血小孩,她却十分自豪,认为这就是上天赋予她的使命。

来源:历史见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