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26岁女子反复高烧住院 一查问题大了!

成都商报

关注

2020年12月31日,26岁的年轻妈妈李女士,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出院了,迎来了2021新年,“生命键”也得以重新启动。

反复发烧入院

2020年11月30日,李女士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诊。近两三年,李女士反复尿路感染、肾结石发作,导致经常性发烧,据李女士讲述,之前在诊所、医院输液,用上抗生素,症状很快就能得到缓解,但这次发烧,就没什么效果了。

李女士再次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一查发现问题大了。医生紧急提醒,注意!这种药千万别乱用>>

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经科主任卓晖及团队接诊后,发现了李女士近年来反复发烧的问题所在——明确诊断为“髓质海绵肾、双肾结石伴感染”。

入院后所做的尿培养发现为“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这意味着,李女士遭遇了“超级细菌”。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副主任潘传亮解释说,就是一种细菌对多类(3类及以上)原本对它有效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患者一旦感染多重耐药菌,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病死率等都将明显增加。”

问题出在这次确诊的“髓质海绵肾”上,这是一种先天性的肾髓质囊性病变,极易并发感染和形成尿路结石,但是却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多为对症治疗,比如在出现感染时,予以抗生素治疗。

而每一类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感染时,会使细菌发展出一种或多种对抗这类抗生素的“技能”。也就是说,使用过的抗生素种类越多,细菌的“反抗力”就可能越强。结合李女士近两三年来的病史分析,反复使用各种抗生素治疗,便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来源。

解除病灶“炸弹”

脓毒血症又找上门,一度心脏停跳

一方面,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学科组成的团队,在大多数抗生素对患者都无效的情况下,解决患者感染的问题,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找到敏感的抗生素加强抗感染治疗;另一方面,即使感染问题得到暂时缓解,但导致感染的症结——髓质海绵肾、双肾结石依然存在,这需要手术治疗,但“超级细菌”导致的耐药和存在的感染,也让患者随时面对脓毒血症的威胁,让手术变得十分棘手。

2020年12月8日,泌尿外科团队为李女士进行“左侧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以彻底清除她的感染病灶。同时,联合重症医学科团队做好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风险应对。

12月9日,术后第一天,李女士出现了高热、寒颤、血压下降,被迅速地转入ICU,“转入前,我们再做了一次血培养,结果和入院时的尿培养结果一致。”潘传亮说。

脓毒血症,简单归纳就是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的机体器官功能障碍,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感染致死的最主要的原因,其病死率高达30-50%。

因为脓毒血症导致的全身性炎症风暴,李女士术后第一天,出现了感染性休克 ,第二天,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感染相关心肌抑制、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等接踵而至,甚至心脏骤停,“我们把她抢救回来了,但第三天,常规保守治疗就很难维持生命体征了。”潘传亮说,患者的氧合指数甚至低到了60,已经是重度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12月11日,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当机立断,为李女士实施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用“人工肺”的ECMO技术暂时部分替代心肺功能,以维持人体正常所需。“因为炎症风暴导致全身多个脏器的器官功能衰竭,我们主要的治疗措施,就是让脏器得到休息,把感染控制住之后,脏器的急性改变是可逆的。”潘传亮说。

果然,在给器官们“放假”3天后,李女士的心肺功能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并成功撤离ECMO。再在ICU观察了3天后,李女士顺利转回普通病房,并于2020年12月31日出院。

考虑到李女士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医护人员除了帮她发起了网络筹款,重症医学科二病区的所有医护人员,还自发地为她捐款,“缓解了患者一部分经济压力。”潘传亮说。

医生提醒

超级细菌多见于老年人 注意!抗生素别乱用

为什么“超级细菌”如此来势汹汹?

潘传亮表示,“超级细菌”一般常见于老年人,发生在26岁的患者李女士身上,确实比较少见,还是与其髓质海绵肾导致反复感染、频繁使用抗生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年轻人很少使用抗生素。”潘传亮说,如果是病毒性感冒,自身也有自限性,一周左右能自愈,如果有头痛发烧的症状,对症使用止痛药、退烧药,多喝水、多休息,就可以了。加上年轻人免疫功能好,一般细菌感染也能清除掉,不会产生耐药性。

但老年人恰好相反,尤其是患有长期慢性疾病、反复住院的老年患者,加之年老体弱、免疫功能下降,更容易产生耐药性。

而在市民中存在的“把抗生素当消炎药吃”的最大用药误区,也让“超级细菌”的发生率增加。“比如说,肚子痛,大家就认为是肠胃炎,要吃抗生素。”潘传亮说,炎症确实会导致疼痛,但引发炎症的原因,除了感染性的,还有物理性的、化学性的,感染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才有用。

同时,患者错误的服药方式,也容易产生耐药性。“比如说不规律服药,不按照剂量服药,有的甚至把消炎药当止疼药,有症状就吃,症状缓解就不吃,这种情况下,最容易产生耐药。”潘传亮说。

来源:成都商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