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招生广告,这不是椰树集团第一次引争议!

新浪新闻
近日,海南椰树集团官微发布“培养正副总经理学校”招生广告,因其独特画风和内容引发不小争议。
部分网友认为,这广告的文案和美工水平太差,画风像街头骗子小广告,内容涉嫌存在虚假宣传嫌疑。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这本来就是椰树集团的风格,还极具辨识度,反倒是宣传成功的体现。
3月27日,椰树集团针对广告画风争议作出回应,表示宣传内容全部属实,既不存在虚假宣传也不是炒作,而是企业一直坚持的宣传风格。
其实,这已经不是椰树集团第一次引起争议>>
椰树集团宣称“椰汁丰胸”已十年,其春联曾写入“白嫩丰满”
椰树椰汁2019年新包装火了。
自称“国宴饮料”的椰树椰汁因大尺度新包装,并暗示“丰胸”功效,被海口工商部门调查。
2月13日下午,海南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一位刘姓副主任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目前海口市龙华区工商局已派员前去椰树集团按程序调查,海口市工商局商标广告监管处全程指导和督办,将尽快公布调查结果。
另据“海口工商”微信公号2月13日发布消息,海口市龙华区工商局已对海南椰树集团涉嫌发布违法广告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此前,椰树集团品牌部一位工作人员曾就此向澎湃新闻回应称,椰树椰汁不具有丰胸效果,“都是网友找茬”。
更早前,椰树集团一位人士在回应媒体时称,关于用椰汁有助女性丰满的广告宣传点,是从1997年香港的一个报纸上看到的资料。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椰树集团官网,该集团曾将“重视抓白嫩丰满的广告”写入了其2017年的春联中,以鼓励员工打破“供过于求”形式严峻的市场。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食品安全/食品工程硕士、国家二级营养师范琳琳告诉澎湃新闻,椰树集团的宣传仅凭一篇20多年前的报道而无具体研究成果,对消费者来说是不负责任的体现,不严谨,存在单纯吸引眼球牟利嫌疑。
律师丁金坤认为,“用椰汁擦乳,每日多饮椰汁能使乳房饱满”的宣传,跨越了界限,涉嫌违法。
椰树集团网站上的历年春联
椰树集团宣称椰汁可以丰胸由来已久
国内演员徐冬冬代言的椰树椰汁广告,因产品外包装包含“白嫩丰满、曲线动人”“从小喝到大”等广告宣传词,被网友批评广告低俗露骨、涉嫌虚假宣传。
这款2019版的椰树椰汁新包装,将此前外包装上的“椰树、椰子”自然风图片,改成了衣着暴露、胸部丰满的徐冬冬图片。
而在街边投放的广告牌中,椰树椰汁则明确打出了“用椰汁擦乳,每日多饮椰汁能使乳房饱满”的宣传语,宣称该宣传语“转载香港《东方日报》刊1997年6月10日”。
即使徐冬冬和椰树集团双双澄清“从小喝到大”并非指椰树椰汁具有丰胸功效,但仍被质疑其广告词存在“丰胸”暗示。
事实上,椰树集团针对其椰汁产品的丰胸宣传由来已久。
澎湃新闻注意到,椰树集团官网在“企业文化”一栏中公布该集团的历年春联。2017年的春联写着:“产品供过于求,重视抓白嫩丰满的广告,培养从小喝到大的年轻一代椰汁消费者;今年形势严峻,重用重奖懂做堆头广告、顾事业不顾家、抓销售闯难关的青年能人。”
可见,椰树集团在市场“供过于求”低迷之下,希望通过“白嫩丰满”广告来寻求突破。
椰树集团网站发布更早的几篇文章,则明示了椰汁具有“丰胸”功效。其中,椰树集团早在2009年5月13日发布的一篇 “椰汁增大乳房之说”文章中,称“每日强以饮大量椰汁,再用椰汁擦乳,所以人人饱满”,明确提到椰汁有丰胸功效。
另一篇“椰汁的营养价值”一文中,则宣称椰子汁能预防心脏病, 关节炎和癌症, 强健肌肤, 滋润止咳等作用。
澎湃新闻查阅《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等典籍发现,其中并未记载椰浆有“丰胸”之效;仅椰子(种子)有补脾益肾、催乳功效。
椰树集团宣称该宣传语“转载香港《东方日报》刊1997年6月10日”。
或涉嫌虚假广告
在椰树集团官网产品介绍中,除了对椰树椰汁进行“丰胸”宣传,还宣称椰树椰子汁于“1988年6月3日经中国科学技术情报检索,证实属‘世界首创,中国一绝’。于1991年被定为中国国宴饮料,产品畅销全国,远销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产品经北京医科大学少儿研究所临床试验证明可以降低胆固醇,是预防高血脂症冠心病的一种营养保健食品饮料”。
2月13日下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食品安全/食品工程硕士、国家二级营养师范琳琳告诉澎湃新闻,椰树椰汁的成分表中描述是“水、鲜椰肉汁、白砂糖”,还有一些食品添加剂,从饮料分类来说,椰树椰汁应属椰奶饮料,并不是人们日常从椰子里直接喝到的椰汁。天然的椰汁是无色透明的,而该款椰汁是奶白色,除了椰肉之外,还有一些酪蛋白添加。
范琳琳认为,“椰树牌椰汁”在网传外包装广告语中,称“用椰汁擦乳,每日多饮椰汁能使乳房饱满”及椰树集团官网自称“椰汁增大乳房”的功能皆是从其宣传的从一香港报纸报道所得。仅凭一篇20多年前的“报道”而无具体研究成果,对消费者来说是不负责任的体现,不严谨,存在单纯吸引眼球牟利的嫌疑。
律师丁金坤向澎湃新闻分析认为,椰树椰汁采用“白嫩丰满、曲线动人”广告词,并邀请衣着暴露,胸部丰满的女性模特做代言,一方面吸引众多男性眼球,另一方面强烈暗示女性喝了椰汁能丰胸,这种广告是典型的擦边球。
丁金坤认为,但“用椰汁擦乳,每日多饮椰汁能使乳房饱满”的宣传,则是跨越了界限,从暗示到明示,涉嫌违法。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每日多喝椰汁能使得乳房饱满”,如果椰汁公司不能举证,则是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违反广告法或者反不正当竞争法,将被处罚。
椰树集团发文招职业经理:“须以房产作抵押,承诺终身服务”
新华每日电讯8月24日消息,日前,海南椰树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招聘信息,其中“要求承诺终身服务并以房产抵押”“顾事业不顾家”等内容引发社会关注。20日,椰树集团就该招聘信息内容发布致歉声明。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局表示,该招聘信息部分条款违反劳动合同法。
作为一家知名大企业,椰树集团为何会在公开招聘中提出明显违法的条件?一则含有明显违法内容的招聘信息,又是如何登上省级人力资源市场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的?该集团是否存在其他用工违法行为?“扣财产留人”“996式加班”真有利于企业发展吗?记者展开了调查。
椰树集团董事长:我本人也抵押了房产
“可以说企业高管都是这样做的。”椰树集团董事长赵波向记者表示,自己竞聘总经理时曾主动抵押了房产。他认为这样能够“给自己压力,也给自己动力”,对个人和企业成长都有好处。
据公开资料显示,椰树集团在2019海南民营企业百强名单中,以39.16亿元营收位列第五,是中国知名的天然植物蛋白饮料生产企业,有员工7000名。
赵波向记者表示,此次被确定违法的“承诺终身服务并抵押房产”招聘条件,仅针对高管职位,初衷是避免企业投入巨大成本培养的高管跳槽。
“花16年培养出一名高管的成本大约是330万元至350万元。我们有30多年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不希望引进的人才把这里当做一个镀金的平台。”赵波同时表示,集团目前并不存在人才流失问题。
对“任职抵押房产”是企业高管自愿所为这一说法,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林嘉表示,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索取财物,如果违反这一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应责令其改正或行政处罚,“这不是说谁自愿就可以干的事情。”
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建议,劳动监察部门协调椰树集团提供近年来的,包括现在仍在运行的,招聘和用工制度,审看其中是否存在违规违法内容,主动帮忙纠偏。
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局表示,已责成相关部门对椰树集团加强政策和法律宣传培训,督促其合法招聘、依法用工。
“海南建设自贸港,营商环境非常重要”
记者调查发现,明显包含违法内容的招聘信息,在省级人力资源市场官方信息平台上发布,与企业法律意识淡漠、平台管理机制不严有关。
记者从椰树集团相关负责人那里了解到,集团非常重视的此次人才招聘信息却“只通过了人事部,没找过法务部”“因此出现了一些不足”。
记者注意到,此前该集团的经营管理行为多次引发违法风险。2015年,企业曾强行扣押近千名员工个人所有的房产证。有员工反映,这一行为与企业“留人”有关。企业后在舆论压力下将房产证返还员工。
近年来,椰树集团多次因发布不良广告等原因,被执法部门行政处罚。
2019年2月,椰树椰汁广告文案将产品定性为“丰胸神器”,受到广泛质疑。同年3月27日,椰树集团海南椰汁饮料有限公司因存在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违法行为,被监管部门罚款20万元。另外,记者还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检索到该公司曾涉多起劳动争议。
“海南直聘”微信公众号主体企业海南省人力资源市场有限公司,原属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管理,“政企分离”后划归海南省国资委管理。该公司今年5月与椰树集团开展招聘信息发布合作,由“海南直聘”微信公众号为集团发布招聘广告。记者从椰树集团了解到,此次“海南直聘”在发布该招聘信息时,并未向企业反馈其中含有违法内容。
海南省人力资源市场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平台发布违法广告是内容审核流程把关不严造成,已删除违法广告,并要求严格管理发布出口、杜绝类似事件再发生,且对涉事员工追责。
苏海南建议监管部门对该平台信息进行倒查,掌握是否还存在此类问题。另外也提醒此类平台进行自查,排除风险。
“营商环境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治环境是否健全。”林嘉表示,一家知名企业若屡屡涉及违法事件,可能折射出当地法治环境不够健全的问题,“海南建设自贸港,营商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扣房产留人”“996式加班”有利于企业发展吗?
多名专家向记者表示,此次椰树集团招聘信息违法事件并非孤例,“扣房产留人才”与“996是福报”等说法一样,都是过度强调企业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部分大型企业在人力资源政策上存在的不良倾向。
林嘉说,大企业容易在劳动力市场占据相对主导地位,但是劳动者的让步不应突破法律底线。她建议劳动监察部门依据相关法律,对企业行为作出适当干预。
苏海南认为,部分中高层劳动者自愿献身企业、实现个人价值无可厚非,但如果企业领导明里暗里通过文化氛围和制度运作,让员工被迫接受“996工作”“扣房产留人”等违法用工方式,那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他建议,各大企业的工会组织应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角度,主动积极了解企业人力资源政策方面的问题,协助企业纠错,降低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违法风险。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付景涛表示,由市场配置人力资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有利于提高人才市场竞争活力,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企业解决雇员忠诚问题可通过待遇、事业、情感等多方面留人,或依法设立合同约束。
付景涛提醒,海南要实现建设自贸港的重大目标,引导当地大型企业树立正确的人才流动观念十分重要,否则对整个区域的企业形象、人才吸引力、竞争力都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局提醒,企业在招聘时,应严格按照劳动法律法规设定招聘条件,确保信息真实、合法、有效。
依法用工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石。此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曾多次表示,企业要统筹兼顾促进自己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统筹兼顾职工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努力促进企业和职工互利共赢。
来源:澎湃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