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花呗、借呗重大变动!

市界Pro

关注

5月25日,蚂蚁集团180亿元ABS项目被终止的消息再一次引起了市场对“花呗”和“借呗”命运的猜测。这是蚂蚁集团被整改以来,ABS项目发行的第一次中断。

过了不到十天时间,

这一猜测就有了新的答案。6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重庆监管局批复了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开业申请,而这家公司将按照此前监管部门的整改要求,全面承接蚂蚁集体的“花呗”、“借呗”和ABS发行业务。

这家公司诞生时有着7家股东和一个14人专业高管团队的加持,蚂蚁头顶的“紧箍咒”从小额网贷转向了杠杆更为宽松的消费贷。不过因为ABS业务监管压力更为严格,蚂蚁消金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通往金控集团的路也不会太快。

但不可忽视的是,蚂蚁的第一项业务整改终于正式落地了。

落地的第一只靴子

蚂蚁消金的申请原本与“整改”关系不大,去年9月获批筹建的时候蚂蚁集团IPO还在有序推进。有银行业人士对AI财经社表示:“蚂蚁当初设立(消金公司)的初衷肯定也是把消费金融牌照纳入集团,各项业务的交叉也会更加方便,但现在环境变了,符合监管的要求就是要走向整改、分拆,牌照化、‘主业分业化’经营。”

在蚂蚁消金的业务经营范围一栏,重庆银保监局列出了9项: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接受股东境内子公司及境内股东的存款、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境内同业拆借、与消费金融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代理销售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保险产品、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经银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按照要求,蚂蚁消金要在一年内承接蚂蚁商诚(借呗运营主体)和蚂蚁小微小贷(花呗运营主体)存续的资产支持证券(ABS)。中国银保监会非银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蚂蚁集团应在蚂蚁消金开业6个月内完成“花呗”和“借呗”的品牌整改工作。整改完成后,“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金的专属消费信贷产品,其他金融机构借助蚂蚁集团提供的数据信息所发放的消费信贷,不再标挂“花呗”“借呗”名称。

这也意味着,将来蚂蚁发放新的消费贷款将主要依赖自有资本,与传统银行的合作多停留在导流层面。而根据之前的招股书,在金融服务业务中,除了规模突破1.2万亿元的余额宝,截至2020年6月底,蚂蚁的微贷科技平台累计撮合贷款2.1万亿元,其中有1.73 万亿元为个人消费贷款(主要通过花呗、借呗与金融机构合作发放)。其中,由金融机构放款或已实现资产证券化(发行ABS)的占到98%,蚂蚁集团出资比例仅为1%-2%左右。

目前蚂蚁消金的注册资本为80亿元,其中蚂蚁集团出资40亿元,占比50%;此外还有南洋商业银行、国泰世华银行、华融资管,以及宁德时代、千方科技、鱼跃医疗3家上市公司。前述银行业人士认为,蚂蚁消金当前的资本规模或难以承担未来的增量业务,后续还可能引入其他股东,“毕竟赚钱的主要还是其自身的借贷业务”。除了跨越银行系、产业系、互联网系的股东阵容,批复文件还披露了蚂蚁消金的14人高管团队,其中蚂蚁集团数字金融事业群总裁黄浩出任董事长,蚂蚁集团副总裁、芝麻信用董事长、曾任花呗事业群总经理的绍文澜位列董事席。公开资料显示,黄浩曾出任过网商银行行长,也是蚂蚁小微小额和蚂蚁商诚的法定代表人。

此前金融主管部门约谈蚂蚁集团时曾提出五点整改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把“花呗”和“借呗”的ABS转到持牌消金公司。如今看来,这块业务占比(39%)最大的部分已经率先落地了。

3年发不了ABS?

在确定消金承接之前,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小额网贷新规已经让蚂蚁的联合贷款业务迎来一道重磅关卡。规定的三大“红线”之一是,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的,与单一合作方(含其关联方)发放的本行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行一级资本净额的25%。

如今这道“紧箍咒”从小贷变成了消费贷,蚂蚁面临的放贷杠杆也从4倍宽松到10倍。但同样要面临的是其他的业务挑战,比如对消金公司,监管设置了开业3年才能发ABS的硬性规定。

前述银行人士表示:“如果真的按照这个监管框架,难度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消费贷款本身消耗很快,加上之前的发放体量,资本压力下很难开展增量业务。”

此前,蚂蚁商诚、蚂蚁小微小贷作为小贷公司本归地方政府下设的金融监管局管理,相比之下,归属银保监会监管的消金公司在经营层面或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

此前有业内人士向AI财经社表示,蚂蚁的借贷业务只有像银行一样定期上报各项业务指标才能实现监管透明。此次银保监会方面也明确表示,蚂蚁消金从开业起,即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出资比例、集中度和限额等经营规则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严格依规披露贷款主体、贷款条件、实际年利率、年化综合资金成本、还本付息安排、逾期清收、咨询投诉渠道和违约责任等基本信息。

离金控集团还有多远?

自2004年成立以来,蚂蚁已经先后取得了银行、保险、保险经纪、公募、基金销售、私募、保理、小贷等多个金融牌照。今年4月13日,阿里巴巴已经发布公告称,蚂蚁集团将整体申设金融控股公司,实现金融业务全部纳入监管。

尽管目前整改的第一只靴子已经初步落地,但一位资深金融业人士认为,要走向金控集团需要蚂蚁自身(整改)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花呗和借呗才刚刚开始,”他认为,“过渡期就要一年,后面蚂蚁股权模式应该也会调整,所以这个等待周期肯定是以年为单位,还说不准。”

前述银行业人士也认为:“只能说蚂蚁肯定要把各项业务慢慢分拆到监管框架下,做到牌照化经营,现在只是其中很正常的一环,也在预料之中,但其他的东西不好说,还是要看具体的财报和业务进展。”他表示,蚂蚁的规模非同一般,也是一个典型,因为整改涉及面太广需要“慢慢来”,“要真的整改好还早着呢”。

不管怎么说,蚂蚁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业务整改,算是离金控集团近了一大步。

但接下来蚂蚁面临的挑战仍然很大。该金融人士分析,蚂蚁的下一个整改方向可能是支付业务。截至去年6月末,蚂蚁集团收入达到725.28亿元,其中支付板块贡献了36%,是仅次于借贷业务的重要板块。“现在支付宝的支付市场已经明显压缩了,与微信的差距正在加大,接下来数字人民币的推广还会带来更大的压力。”他补充表示。

就在蚂蚁消金公布开业获批的同一天,央行发布消息称,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等规定,分别在5月28日、6月4日受理了中信集团和光大集团关于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行政许可申请。

“接下来可能是腾讯吧,蚂蚁还要再等。”前述金融人士预测,蚂蚁的整改还需要时间。

来源:AI财经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