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高考生手机作弊:考生和监考需承担什么责任?

新浪新闻

关注

“ 手机是怎么带进去的?”

湖北高考考生手机作弊事件又有新进展。

教育部 6 月 9 日发布《关于湖北省某高考考生考中作弊事件有关情况的通报》,称不存在考前泄题,考生将手机藏于手拿衣服中避开安检,将手机藏于草稿纸下拍题。

带手机进考场这么容易?行为是否涉罪?个人行为还是群体行为?解读>>

6月8日,湖北某高考考生用手机拍摄试卷上传作弊一事引发广泛关注。据此前官方通报,涉事考生已被取消所有成绩,并将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涉事监考人员被停止监考,由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调查。对此,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付建律师认为,涉事的考生和监考人员,除现有的处罚外,或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小猿搜题及时举报、防止事态扩大化的举措值得肯定,但泄露考生信息的行为,侵犯了该高考生的个人隐私,或应承担相应责任。

一问:带手机进考场难不难

“ 手机是怎么带进去的?”

“ 安检不是应该武装到牙齿么?”

6 月 5 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 “2021 高考考前温馨提示 ”,称全省所有考场均配备了金属探测器,在考试期间,考生进入考场和考试中途因特殊原因离开考场后返回考场,均要接受安全检查。

6 月 6 日上午,黄陂区委书记曾晟曾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检查全区各高考考点备考情况,认真听取考点各项准备工作情况,实地检查测温通道、临时休息区等关键部位和重点场所。公开报道称,黄陂区各考点严格落实各项保障要求,“ 备考状况良好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今年黄陂区高考共设有 4 个考点,其中武汉市黄陂区第七高级中学考点的考生主要为艺术特长生。

6 月 8 日下午,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赶赴黄陂七中,正在考试中的考点大门紧闭。

“ 这个考点的管理比昨天严格多了。” 连续两天陪考的考生家长陈先生说,昨天送考家长都围拢在校门外,今天只能在马路对面等待,不能接近考场。

“ 学校侧门昨天还开着,偶尔有工作人员进出,今天就没开过。” 陈先生说。

黄陂七中考点多位考生透露,昨天监考 “ 不是很严 ”。

“ 昨天,监考老师拿着金属探测仪前后晃晃,就让我们进了考场。今天从头至脚检查得非常仔细。” 来自黄陂二中的一名王姓考生说。

考生进入考场前,都要按要求将手机关机后放在教室外。

“ 今天我们进考场后,监考老师还挨个检查是否带了手机。” 有考生说。

教育部在通报中称,该考生在进入考场接受安检时,将手机藏于手拿的薄衣内,高举双手避开了安检,违规将手机带入考场。考中将手机藏于草稿纸下拍题,于开考 46 分发至某培训机构寻求答案(未获)。

6 月 8 日下午,当天考试结束后,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进入黄陂七中考点,现场工作人员并无阻拦。各考场门已关闭,校园内偶见学生身影。

二问:行为违规还是涉罪

黄陂区教育局发布的通报称,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九条规定,对违规考生作出给予取消此次考试资格,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的处理,并根据后续调查结果作出进一步处理。

《办法》明确规定,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存在 “ 携带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的 ” 等九种行为的,应当认定为作弊。同时明确,考生有 “ 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的 ” 情形,可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 1 至 3 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 1 至 3 年的处理。

网传截图显示,考生将高考数学试卷图片上传至某 APP 的时间为 2021 年 6 月 7 日 15 时 46 分,此时离高考数学结束还有 1 小时 14 分。

某 APP 回应称,其未提供任何搜索结果。考试结束后,经确认,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举报,并将后台截图和数据等线索打包提供给相关部门供核查。该题目从未在前端显示,未以任何形式泄露。

教育部在通报中强调,此事件为考生开考后用手机拍照发送考题,系考中个人作弊,不存在考前泄题。

“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该考生的行为不符合考试作弊犯罪构成,且未大面积扩散造成严重后果。” 湖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邓小刚认为。

高考试卷属于绝密,考生是否存在 “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 的行为?

“ 高考试卷在启封前属于绝密,如在考试前泄漏,可能构成,但考生在考试期间将试题上传互联网,不符合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犯罪构成。” 邓小刚说。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公安机关尚未介入此事。

三问:是个体还是群体行为

“ 手机怎么这么简单带进考场?”

“ 考场信号被屏蔽了,照片又是怎么发出来的?”

黄陂七中考点外,多位考生家长认为此事 “ 不可思议 ”。

黄陂区教育局通报,已停止当事监考人员此次高考监考资格,对相关人员失职行为,由区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调查处理。

“ 根据目前公布信息的来看,监考人员让考生将手机带入考场,在监考过程中未及时发现学生拍照作弊,确实存在失职失察,应给予一定行政处罚。” 湖北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行政法学者郑全新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童德华分析,从网传照片看,手机不仅带进了高考考场,而且从有答题卡、光线很亮等角度分析,很明显是从课桌桌面自上而下拍摄。

“ 从这种种迹象出发分析,不能排除安检人员、监考人员等存在明知却不阻止的情况。” 童德华说,如果有关人员明知并实施了帮助,就面临着追责问责乃至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

郑全新认为,如果监考人员知情,甚至伙同考生实施作弊,或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教育部通报中称,已经撤换监考人员,加强监考力量,涉事监考人员已由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调查。

“ 现在整个事件存在很多疑点,考场使用金属探测仪是否存在问题、信号屏蔽仪是否存在漏洞,这些都要深入调查后才能给出结论。” 郑全新说。

童德华认为,有关方面还应认真调查涉事考点,逐一排查,以确定只是存在这一例事件还是存在群体性作弊的可能,回应社会公众关切。

教育部在通报中称,要求湖北省招生委员会组织教育、公安、纪检监察、无线电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进一步对作弊考生、涉该考点的失职失责人员和相关机构进行全方面、全过程、全链条彻查,依法依规严惩严处,坚决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来源:法治日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