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颗粒粉末致“失忆” 这种粉末家里常有

新浪新闻
最近,市民王先生在横岗租了一套房子,屋里不少东西是房东留下的。没想到他家 2 岁的娃动了其中一个瓶子,结果住进了医院 ICU。
瓶子里到底是什么东西,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后果。医生提醒↓↓类似事故每年高发建议家长多加小心>>
2 岁娃独自在洗手间玩出问题
王先生说,5 月 30 日中午 12 点,妻子在厨房做饭,大儿子在房间写作业,2 岁多的小儿子小锦自己去洗手间玩水,期间翻出洗手台下方柜子里房东留下的一个瓶子,用来装水玩。
突然,张女士听到洗手间传来孩子的哭叫声。
王先生称,我老婆打电话告诉我说,小孩子在厕所玩了一个东西出状况。我老婆自己都不知道是那什么东西,有很刺激的味道,她马上送孩子去社康了,让我赶紧回来。
得知孩子出了事,在外办事的王先生赶紧回家。他看到孩子拿出来的瓶子里面有颗粒粉末,遇水变成黄色烟雾,散发刺激性气味。于是他将瓶子包好带着,将孩子送去社康。
为了方便医生诊断,王先生将孩子玩的瓶子拍照询问房东,里面是什么东西。
王先生表示,房东当时就告诉我是消毒片,后来,龙岗的医生告诉我没事,我们就回来了。孩子午睡醒后,我们发现他嘴唇发白, 然后心跳砰砰砰,他呼吸明显很急促。我们觉得不对劲,马上送往龙岗中医院。在那里孩子情况又恶化,说血氧太低了,医生说要插管抢救。
王先生当天,又辗转把孩子送到深圳市儿童医院,医生诊断为氯气中毒。
孩子转到市儿童医院后在 ICU 重症病房住了 7 天,孩子现在已经过危险期了,但是他第一个是行动能力受损害,就是脑部受损伤,他没法行动,坐都坐不起来。第二个是小孩意识上出问题了,他分不清楚谁是爸爸妈妈,对原来会的所有东西几乎都忘光了。
孩子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这两天已转入普通病房。但由于吸入氯气较多,肺部损伤严重,还出现了并发脑梗塞,目前还需要在神经内科继续康复治疗。
瓶子内到底是不是消毒片?
刚出事时,房东说可能是消毒片,并发来原包装。可是,之后随着孩子病情变严重,房东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并称,消毒片储存在玻璃瓶里而非王先生所指的塑料牛奶瓶里。
记者电话联系到王先生的房东,对方表示事出有因。
而王先生则表示,自从得知孩子情况严重后,房东就没再回复过他的消息,也没前往医院探望孩子。
王先生孩子玩的瓶子,到底是哪儿来的?瓶子里装的是不是消毒片?双方各有说辞。
随后,王先生向辖区派出所报了警,网购相同药片装入瓶加水,十几分钟瓶子爆开。为了还原孩子玩药片的场景,王先生网购了房东发来照片中的同款消毒片,自己在家里洗手间做试验。
他将一瓶药片倒入矿泉水瓶中,加入少量水,瓶子里药片融化的同时往外冒烟气味刺鼻。他盖上盖子,自己退到客厅,等了十多分钟后瓶子突然就当场爆裂了。
药瓶包装提示: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记者看到,王先生买的这种药,外包装与房东微信发来的一样,药瓶包装写着有效氯含量为 45% —— 55%。适用于硬质物体表面、游泳池水、医院污染物的消毒,药瓶上的注意事项写着: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专家表示,消毒片或消毒剂不当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使用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如果使用的剂量大,操作人员还要穿防护服,带面罩等。特别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把消毒药剂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医生:类似事故每年高发
建议家长多加小心
深圳市儿童医院医生介绍,每年都有不少孩子,因误服消毒剂或其他药品被送医。
在他们接诊的孩子误服个案中,最常见的是家用消毒用品,包括物品消毒的、清洗油烟机的、疏通马桶的 。疫情以来,家里的消毒用品增多,风险也随之增加。
医生建议各位家长,在选购消毒剂时,尽量买一些毒性比较小或无毒的产品,用完后及时丢弃,切忌将其放入矿泉水瓶等容易被孩子误食的地方。如果孩子误食了有害物品或药品,一定要第一时间送往正规医院。
来源:综合 第一现场、壹深圳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