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三个原因告诉你:《觉醒年代》为什么吸引年轻人

新浪新闻

关注

你在历史书上匆匆翻过的一页,就是他们的一生。

无需多言,一句话就显现出了这部以新文化运动前后的历史时期为背景的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当下在年轻人心中的地位。

尽管距离《觉醒年代》首播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但它依然被年轻人们津津乐道,在他们热泪盈眶,进而二刷三刷这部剧的同时,《觉醒年代》也几乎成了微博热搜的常客。其中,#觉醒年代yyds#的阅读量已超11.2亿,26.1万讨论量,另外的#觉醒年代的隐喻绝了#、#觉醒年代的选角#等阅读量也都在上亿的级别。

除此之外,在豆瓣,近20万豆瓣er为这部剧打出了9.3的高分,超过15.7万人标记“看过”,剧中角色和台词不断冲上热搜,在近期公布的白玉兰奖入围名单里获得包括“最佳中国电视剧”、“最佳导演”、“最佳原创编剧”等8项提名。

显然,《觉醒年代》收获了口碑与流量的双丰收,特别是满足了年轻观众的口味,他们主动制作各种二创视频图文,以安利这部电视剧。

“只要你看《觉醒年代》,我们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很难想象,一部主旋律电视剧竟成了2021年电视剧市场上的最大赢家之一。

一个大写的“人”字

这届年轻观众,看了《觉醒年代》之后,开始恶补近代史。

他们不仅对剧中的那个肆意且烂漫的陈独秀、叛逆且知礼的陈延年、坚毅果敢的李大钊上头,还开始对那些曾经只存在于教科书上真实的伟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原因很简单,好演员加好剧本的结合,让那些早就熟知的名字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人”。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陈独秀似乎一直以“文人”的严肃形象存在于这代年轻人的脑海中,但在《觉醒年代》中,于和伟饰演的“仲甫”却同时是个拧巴又傲娇的大家长。

面对儿子们的“种种示威”,他表面上不苟言笑,心里却窃喜于孩子的独立思想;

被爱国学生误解的时候,蓬头垢面的他也不解释,反而笑着任由他们发泄激愤;

当然,当事业上遇到不顺心、不被理解的事,他又显得十分激进,像极了临到工作ddl的你。

另一位主演李大钊同样显示出了区别于课本印象的性格。

为了给路上遇到的穷孩子看病,本就不富裕的他当即就当掉了自己的衣服怀表;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中,面对已经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他又显得谨小慎微,怕伤了他们的心。

剧中的其他角色,翻译《论语》《中庸》《大学》给西方的学者辜鸿铭,其实是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唯粉”,仿佛随时随地都在大喊“只有我!心疼哥哥!”;被学生们“全文背诵”了无数次的鲁迅,或是趴在地板上以狂人的姿态创作着《狂人日记》,又或是立着“不干了”的牌子站在大街上,狂的不行。

总之,在他们的身上,观众看到了一个大写的“人”字。

虽是伟人,他们也有日常琐事需要烦恼,也会有示弱的一面。

毕竟,人无完人。

除了人物饱满真实的性格,演员们的妆发与历史上真实的伟人们契合度高达90%。看看胡适、李大钊,再看看“狂人”鲁迅,他们从妆发到配饰,和历史上的真人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难怪有网友说,以后再拍这段历史,如果不是这几个人演的都觉得不对劲。

不服输的“二创二改”

靠着高质量的剧本、精良的制作以及前赴后继的“自来水”们,《觉醒年代》这把大火熊熊燃起,一烧就是三个多月,一整个季度。

特别是高考作文题公布之后,很多网友发现,《觉醒年代》中的不少剧情和台词正好与题目不谋而合,于是#觉醒年代yyds#、#觉醒年代的隐喻绝了#等词条一连霸占了热搜好几天。

点开这些词条,多少都会被这群努力的“自来水”们感染,而他们对于剧集的二创二改作品也成了《觉醒年代》火爆的另一层原因。

他们会制作各种表情包,对象有表情包大户“迅哥儿”、怼天怼地陈仲甫……

当然还得有每一个为这些角色嗑生嗑死的观众自己。

如果这还不算为爱发电,那这些为这部剧画出各种或是可爱或者感人的图的画手们,绝对算是二创作者中的翘楚;

再加上为《觉醒年代》做台词整理的,用其中的片段剪辑各类热血澎湃又泪流满面的“燃向”群像视频的,去搜刮有关那段真实历史资料的……

精神层面有了,物质层面的安利自然也得跟上。

既然剧是围绕着《新青年》杂志的创办展开的,那最能显出“高贵”的周边自然是原版的《新青年》或《青年杂志》;

买不到原版杂志也不要紧,其他的自制周边同样能显出这些观众对《觉醒年代》的爱。最简单的有T恤、背包,稍微复杂一点的有自制娃娃、贴纸、徽章等等,其中徽章这种小巧轻便的自制周边在淘宝上月销量都达到了4000+。

在“自来水们”一片为《觉醒年代》振臂高呼中,在他们一次次潜移默化的安利行为中,《觉醒年代》成功成为了近些年来为数不多的多点开花的主旋律电视剧。

主旋律电视剧的流量密码

“——《觉醒年代》有续集吗?

——我们现在生活的幸福时代就是最好的续集。”

这是网友们对于《觉醒年代》的续集所给出的答案,这答案足以打破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刻板印象:这届观众不爱看主旋律电视剧。

只是他们对这类型的电视剧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采访过程中,一位三刷过《觉醒年代》的90后告诉流量公园(id:llpark001),《觉醒年代》除了给观众展示出了更真实而饱满的人物形象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煽情、不硬给”。

“哪怕是在描写课本上人人皆知的新文化运动,也没有特别歌颂谁的成绩,也不会强加给观众某种概念,它只是给我摆了事实,而把想象空间留给了我自己。”

和他有一样想法的年轻观众不在少数,简而言之,即便是在看严肃的历史剧时,他们也更倾向于让自己的意志站主导地位。

同时,娱乐化的内容也是让这部主旋律电视剧收获好口碑的要素之一。

比如第一集陈独秀在回国的船上说道:“我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叫礼义廉,因为无耻啊。”

讽刺又好笑。

试想,一群会打嘴炮的文人墨客一起办一份报纸,那场景势必是充满了调侃的意味。而这些人的年龄又大多和观众差不多,代入感极强。

此外,不少年轻观众向流量公园提出,选择新文化运动这部分的历史作为背景舞台也是这部剧能留住自己的关键原因。

“在那段动荡的历史中,谁有青年人能不被激起心底的澎湃爱国之情呢。”他们这样说道。

其实,从年初以扶贫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山海情》,到《觉醒年代》,再正在播出的到以地下党工作为主线的《叛逆者》,抛开“主旋律”的头衔,本身就是一部部制作精良,角色饱满的影视作品,而加上这个头衔之后,他们又给了广大观众一种认识“主旋律”电视剧的全新视角。

关键,还是在导演的技巧,编剧的用心,以及演员们灵动的演技,真正有血有肉的电视剧哪可能不成为年轻人的“宝藏剧”呢。

如果非要说,《觉醒年代》做对了什么?

那大概是因为,它真实地让观众共情了那句“你在历史书上匆匆翻过的一页,就是他们的一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