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对收入有啥影响?

新浪新闻

关注

今年以来,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密集上调。江西、黑龙江、新疆、陕西、天津、西藏、北京等地近日陆续宣布上调的消息。

上海市人社局 23 日发布消息称,上海将从 2021 年 7 月 1 日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从 2480 元调整到 2590 元,增加 110 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 22 元调整到 23 元。

记者梳理发现,年内,上海、北京、天津、江西、黑龙江、陕西、新疆、西藏至少 8 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此外,多地明确调整并酝酿有关方案,广大打工者将切实受益。为什么近期多地密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截至目前,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浙江 6 省份的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 2000 元。其中,上海最高为 2590 元。

据了解,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的劳动者,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支付的月工资不能低于月最低工资标准。

上海市人社局指出,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不含劳动者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由用人单位另行缴纳。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费、中夜班津贴、夏季高温津贴及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下的岗位津贴以及伙食补贴、上下班交通费补贴、住房补贴也不作为月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由用人单位另行支付。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确定和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保全律师表示,最低工资上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保障其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不平等的收入差距,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预防和减少工资克扣现象的发生。

为什么近期多地密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 各地调整最低工资,既有经济复苏的支撑,也遵循了相关政策要求,更是提高低收入劳动者工资的现实需要。” 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说。

按照《最低工资规定》,除月最低工资标准外,还设有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前者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后者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2015 年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通知,要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三年至少调整一次。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情况,全国约 20 个省份 2021 年前最后一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是在 2017 年或 2018 年。2020 年,多地宣布因疫情影响、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暂缓了调整。

一系列托底保障随最低工资提高

受益群体不止低收入劳动者

多位专家表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将直接拉动各用人单位最低岗位的工资水平,使得工资等于或者略高于最低工资的劳动者,收入能有所提高。但政策调整实际受益的不止低收入劳动者。

“ 虽然大部分企业员工的基本工资都高于最低工资标准,但企业在计算员工加班费、社保缴纳基数等方面,会参照最低工资标准予以提高。” 广州海鸥住宅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巍认为,因此许多员工都会受惠,特别是一线工人,待遇和养老等社保保障水平都会提高。

“ 最低工资标准在我国薪酬体系中主要发挥托底作用。通常企业分档发放工资,最低档工资提高后,会对有些企业的其他档工资起到一定撬动作用。当然 这不是说每家企业、每个岗位都会涨工资。” 苏海南表示,最低工资标准同时还是其他一系列托底保障和待遇的基准线,能对它们发挥 “ 带动效应 ”。

今年 6 月,北京在发布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同期,宣布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工伤人员伤残津贴也相应上调。

据记者了解,我国大部分地区规定,失业保险金标准为最低工资标准的 90%,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病假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 80%。此外,单位停工停业等情况下职工的基本生活费等参照最低工资确定,因此都将随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而有所提高。

天津的李女士最近就赶上了这一红利。45 岁的她在一家国有企业服务中心工作,包吃住月收入 4100 元。因最近查出疾病,7 月份马上做手术,她一度担心治病和术后恢复期间没有收入来源。

公司负责人告诉她,根据相关规定,7 月 1 日起天津最低工资标准上涨为 2180 元 / 月,所以将给李女士治疗期间每月发放 1800 元,确保最基本的生活有保障。

此外,还有不少 “ 无底薪 + 高提成 ” 来获得收入的劳动者,他们全年收入可能不低,但个别月份收入可能很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可以提高他们在业绩困难时期的薪酬保障。

对企业和劳动力市场影响几何?

作为一家拥有约 5000 名员工企业的负责人,陈巍坦言,一般来说,企业每年的人工成本会自然上涨 5% 至 10%。只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合理,企业还是可以消化和承受的。

一家中型出口企业负责人则告诉记者:“ 近期当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确实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但员工待遇好了,积极性也会提高,企业招揽人才也更容易。”

此外,一些企业家也表示,人工成本上升是大势所趋,将倒逼企业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

“ 看到企业工资支出增长的同时,也要看到国家减税降费等积极为企业减负的措施。” 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谌新民认为,随着经济回暖,部分行业、企业因为快速恢复生产出现结构性用工短缺。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有助于改善劳动力供求,也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不过,到底何时涨、涨多少,如何找到平衡点、实现最优配置,取决于科学研判。

“ 这几年各地总体是按照稳慎原则,使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平稳适度。” 苏海南说,当前确实还有部分企业没有完全从疫情冲击中恢复,各地需要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和企业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调整幅度。

用工大省广东,今年 4 月已初步形成最低工资标准评估报告。记者从广东省人社厅获悉,目前该部门正在根据评估情况开展调整测算研究。调整方案按程序由省政府审定后,将向社会发布。

“ 除了不断健全完善最低工资评估与调整机制,更重要的是让企业减少对最低工资制度的依赖,从被动执行到主动作为。” 广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广东将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形成适应企业发展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

来源:中国新闻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