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失孤原型找回被拐儿子 促成团圆的关键人物是他

新浪新闻

关注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几年前,电影《失孤》打动了很多观众,影片中,刘德华扮演的角色原型为郭刚堂,一位寻找走失儿子20余年的坚忍父亲。7月13日,公安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机关成功帮郭刚堂找回失散24余年的儿子郭新振,并抓获当年拐卖郭新振的一男一女2名犯罪嫌疑人。全网上下为这对久别重逢的父子送去祝福。

也有不少网友好奇,人山人海中,失散这么多年的父子,相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又是如何实现相认的呢?15日,助力郭刚堂、郭新振父子成功团聚的关键人物曝光>>

1997年9月21日,山东聊城的郭刚堂(男,现年51岁)夫妇当时2岁半的儿子郭新振,在家门口玩耍时被一陌生女子抱走,下落不明。接到报警后,聊城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开展了大量侦查调查、走访摸排等工作,受当时条件所限,案件没能及时侦破。24年来,一代又一代刑侦民警始终没有放弃,坚持不懈、接续侦查。

15日下午,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助力郭刚堂、郭新振父子成功团聚的关键人物竟然是台州当地的一位民警。

2000年DNA技术开始应用于打拐工作时,公安机关及时采集郭刚堂夫妇的DNA信息入库比对。随着技术发展,又多次补充完善他的DNA数据,但让人遗憾的是,由于孩子郭新振之前从未被采集过DNA信息,所以多年来一直未能比中。

今年“团圆”行动中,公安部将该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组织攻坚。为此,公安部专门组织了专家组开展集中会战,黄岩公安分局民警翁燕敏作为人像比对专家,也参加了会战。

会战期间,翁燕敏和会战组专家们加班加点,每天工作都在十几个小时,连续工作一个多月。6月,翁燕敏克服儿童失踪被拐时体貌特征与长大后差别较大的障碍,突破技术壁垒,运用最新比对查找手段,成功在河南发现疑似郭新振人员的线索。

这一线索为找到郭新振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方向,6月中旬,根据公安部工作指令,河南刑侦部门立即采集一名本地居民的血样,检验DNA信息并录入“打拐DNA系统”,成功与山东聊城郭刚堂夫妇比中,确认该河南居民即郭刚堂夫妇失踪24年的孩子郭新振。7月11日,河南省安排专人,陪同郭新振赴山东聊城认亲,郭新振、郭刚堂一家失散24年后得以团聚。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目前,两名涉嫌拐卖郭振新的犯罪嫌疑人呼某、唐某已经被抓获。

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翁燕敏参加公安工作仅有五年,因为对刑事技术的热爱,他刻苦钻研人像比对技术,分局也专门成立了比对工作室,几年来,工作室先后协助全国公安机关破获命案积案件41起,抓获命案逃犯35人,同时,工作室还积极开展帮助流浪人员寻亲的“灯塔工程”,先后帮助116名流浪人员与家人团聚,15个被拐儿童找到父母。翁燕敏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公安部人像比对专家等称号。

原标题:电影《失孤》原型找回24年前被拐儿子,促成团圆的幕后推手竟是台州的一位民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