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斌被举报偷税漏税 这一次不是"家事"

新京报
原标题:林生斌被举报偷税漏税,这一次不是“家事” | 新京报快评
作者:新京报特约评论员龙之朱
7月12日,某网友向杭州市税务局实名举报“杭州保姆纵火案”当事人林生斌涉嫌偷税、漏税。7月15日上午,杭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工作人员回复称,目前确已收到举报材料,会按规定程序处理。不过,鉴于查处、审理环节较多,目前给不了公布调查结果的具体时间。
随着网友的实名举报,围绕林生斌的舆情开始从“家事”向“公事”转变。这一次,公众不宜再以吃瓜心态看“故事”,涉及公共利益,必须严肃对待。
事件背后更多细节浮出水面>>
众所周知,企业涉嫌偷税漏税面临的严重后果。根据举报,林生斌的童装生意规模很大,按6亿元网络营业额、13%增值税率计算,其网上销售就需纳税5000万左右。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逃税行为达到5万元以上并且占应纳税总额的10%以上就属于数额较大,即构成刑事犯罪。逃税数额尽管在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中增加了初犯免罪规定,但若是真的涉案,很难轻松过关。
当下,网络营销已经成为新的商业模式,而对新模式加强规范也变得十分紧迫,特别是对偷逃税款的行为,无疑应当是重要的规范内容。如果任由网购恣意,必然会影响新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进一步对实体经济形成挤压,从而损害公平竞争。
近来林生斌再婚生女事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个节点上,其曝出疑似偷税、漏税行为,很难不被公众审视。杭州税务部门已经收到举报材料,接下来,就应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回应舆论关切。
要知道,在任何国家,偷逃税款都是不被允许的,其牵涉公共利益,已然是“公事”,得查、得办。而调查林生斌偷税、漏税,不仅仅是对举报人的负责,也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负责。这件事情本身,也是税务稽查部门的职责所在。
当然,现在爆料人提供的内容,还只是单方面信息,一切要看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此时公众也不宜先入为主地给林生斌直接定性。
下一步,希望相关部门能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如果林生斌确实存在偷税、漏税等问题,理应依法查办;如果林生斌不存在相关问题,也要还他一个清白。
相关阅读:从“悲情男”演变成“渣男” 三问林生斌事件
“江湖再见,后会无期。”这是林生斌发布再婚生女的微博后,面对各种祝贺、抨击、揣测,在朋友圈作出的回应。随后,他关闭了微博评论、删除短视频平台的作品、下架他主理的“潼臻一生”淘宝店里的所有商品。
本以为他不会再有任何的回应,但一周后的傍晚,他在短短20分钟内连续发了5条微博,试图澄清网友们的“谣言”:
发聊天记录表明自己依然有为朱小贞父母尽孝、公布了和现任妻子恋爱结婚生子的时间线、公开火灾赔偿金的使用情况等,顺便还卖了一下惨——“暖暖的预防针已经延误了几天没有去打”。
然而,他并没有如愿以偿地“洗白”,反而坐实了网友的部分“实锤”。

尽管火灾赔偿金已经进行分割,但朱小贞父母更关心的小贞个人遗产和公司资产部分并没有进行公证与分割;


林先生,您都已经再婚生女了,朱小贞一家也没必要跟你谈亲情,早就该认认真真谈钱了吧?/@-林生斌-
聊天记录表明,林生斌2018年12月在澳大利亚,正好对上了网络爆料,有网友偶遇林生斌和一名女性在澳大利亚跳伞。


近4年时间,林生斌和林小贞父母只有寥寥几句聊天记录。/ 图源微博
2017年4月,在火灾案发生2个月前,林生斌已和现任妻子因工作关系相识;2019年11月,距离火灾案发生2年7个月后,林生斌和现任妻子确定情感关系,其间并未断绝在原名为@老婆孩子在天堂 的个人微博发布思念亡妻儿女的言论。

2020年7月3日,林生斌的微博名从“老婆孩子在天堂”改为“-林生斌-”。这大概是因为已组建新家庭,觉得不吉利吧?
先不讨论网友各种未经证实的爆料,仅参考朱小贞哥哥@朱先生June和林生斌自己提供的资料,梳理完火灾案发生至今的时间线后,公认的事实是:
林生斌一边在社交媒体经营自己思念亡妻儿女的“好爸爸”“好丈夫”人设,一边开始做生意、开直播、组建家庭的美好新生活。
网络上,对林生斌的各种推测、攻击纷至沓来,网友每天都想送他上热搜:
林早已婚内出轨、纵火案其实是林联合保姆策划的、林官宣的这个女儿是二胎,他早就生了一个儿子、林捐赠了一口用来“镇魂”的水井……

根据这口捐赠的水井,网友编了许多“灵异故事”。/@安凌汐
各种各样的传言越来越多,越来越离谱,最后甚至都扯到封建迷信、怪力乱神上,偏离了重点。
林生斌的个人私德,每个人自有评断,这不是他发多少条微博,公布多少细节、证明、文件就能扭转的。
事到如今,我们更应该追问的,是他当初说的成立基金会、将“潼臻一生”淘宝店销售额的10%进行捐赠等公益承诺是否兑现。

林生斌于2017年7月12日发布的声明。/ @-林生斌-
三问林生斌:
人设可以崩,公益不能忘
“4年前泣不成声,现在气不成声。”4年过去了,网友们才看清楚林生斌的真面目。
虽说人性不是非黑即白,但林生斌苦心经营的深情、悲痛人设曾让全网动容。若不是他主动公开已经组建新家庭,大众还沉湎在他自导自演的受害者故事里,继续为他的“公益事业”慷慨解囊。
似乎大部分人从来没有怀疑,他在利用我们的善意。如今,我们应该好好问问林生斌三个问题,别让我们的善意错付,也别让坏人逍遥法外。

林生斌将妻儿的画像文在身上。/ @老婆孩子在天堂
第一问:“潼臻一生”基金会今何在?
纵火案发生二十多天后,林生斌接受了《局面》的采访,义正辞严地说:“做这个事情(状告绿城物业),不是说为了拿这个钱,我是要做一个‘潼臻一生’的基金,到时候去帮助全国消防受灾的人。”
当时,他还反问主持人:“我自己拿这个钱,能花得下去吗?”

面对状告绿城是为了“讹钱”的质疑,林生斌曾义正辞严地回应。/《局面》
今年7月8日,林生斌在微博中透露所获赔偿款的去向:“火灾民事诉讼的调节赔偿金67%分别用于偿还火灾房屋的贷款、16年公司的银行贷款、小贞和孩子们的后事及墓地、其间产生的维权费用等相关事宜。余下的33%(远高于法定比例)全部留给了岳母岳父,家中的保时捷跑车也赠与岳父。”
可以看到,林生斌并没有用赔偿金建立当初承诺的基金会。4年过去了,这个基金会还是“查无此人”。
在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浙江省民政厅官网搜索“潼臻一生”,并没有任何结果。4年过去了,林生斌至今仍没有建立这个基金会,这是因为还没过审,抑或审批时间需要超过4年的时间呢?

官方网站并没有查询到“潼臻一生”的任何信息。/ 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
第二问:“潼臻一生”淘宝店是否按照约定,将销售额的10%进行捐赠?
纵火案发生约4个月后,林生斌递交了“潼臻一生”的商标申请。2019年10月,林生斌在淘宝上线“潼臻一生品牌店”,店铺设有公益栏目,承诺每成交一笔,会以购买者的名义捐赠10%,作为公益计划的善款。
几年来,靠着缅怀妻儿塑造的深情人设,林生斌不仅获得了同情和赞誉,更为他的生意吸引了大量流量,赚了不少钱。

林生斌的粉丝见面会。/ 图源网络
新榜数据显示,近30天,林生斌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带货1691件商品,累计销量为340.65万,累计销售额达到3.11亿。这其中,多少钱成为了善款,多少钱进了林生斌自己的口袋,我们不得而知。
如今,快两年过去了,林生斌从未公开过这一公益计划的善款去向以及明细,这到底是募捐还是敛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明确规定,捐赠人通过广播、电视等方式公开承诺捐赠,或违反捐赠协议逾期未交付捐赠财产,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主体要求交付拒不交付的,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

林生斌在微博上为他的童装品牌宣传。/ -@林生斌-
第三问:林生斌通过互联网募捐的善款,进了谁的口袋?
豆瓣网友@互联网爱好者 通过公开网站,搜集了林生斌违法举行公益及违规公募的证据。
林生斌名下的杭州乐活几何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曾发起“种星计划”,内容是募集善款,为山区儿童捐赠物资等。
然而,根据2016年至今,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公示,林生斌和他的项目并不在列。

民政部关于发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名录公告,并没有林生斌相关的项目。/ 民政部
其次,林生斌曾在“潼臻一生”淘宝店里通过购买链接的方式,向消费者募集慈善捐赠。
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明令禁止的行为:个人没有资格组织募捐。进行慈善募捐的必须是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这些慈善组织经由相应级别的政府民政部门批准取得慈善募捐资格,同时也接受相应管理和监督。

“潼臻一生”淘宝店发布的募捐链接。/ 淘宝
客观地说,林生斌的确捐过钱,也做过善事。
2017年8月,四川九寨沟7级地震,林生斌捐款5万;疫情期间,林生斌捐赠了5000个口罩,曾在红十字会物资接收清单中进行公示;他也曾在微博发起“潼臻一生”基金会筹建事宜,但内容被屏蔽了。
然而,这些跟他承诺的基金会、捐赠销售额、互联网募捐的善款金额差得太多了。

林生斌因为公益项目被表彰,左二是林生斌。/ 图源网络
7月8日,林生斌在微博表示:“我将委托律师,把公众对我涉及非私德方面的公示逐一转发于众,也请大家监督。”水过留痕,希望林生斌能给我们的三大疑问合理的解释、充分的证据。
我们比林生斌更希望,基金会真的建立了,可能只是改了名字;淘宝店销售额的10%、公募得来的善款都捐给了有需要的人,他们都改善了生活。
我们比林生斌更不想看到,自己的同情和善意,成了他人的生意经。

林生斌坦言:“我没有那么好。”/ @-林生斌-
骗人的公益,向善而欺的人性?
此次林生斌的事件,之所以激起这么大的舆论反响,不仅因为我们被骗太久,4年时间都被蒙在鼓里,更是因为我们被骗太多次了,善意一次又一次反转成了生意。
2016年11月,《罗一笑,你给我站住》这篇文章刷爆朋友圈,我们认识了不幸罹患白血病的5岁小女孩笑笑,纷纷慷慨解囊,希望为这个悲伤的家庭送去温暖。这篇过亿阅读量的文章,赞赏金额高达两百多万。
但这个事情很快发生了反转,文章的作者罗尔,也就是笑笑的父亲,原来是深圳的一名中产阶级,名下有三套房子、两辆车、三家公司。不愿为身患重病的女儿变卖资产,却用文章打赏的方式募集治疗费用,激起了大众的愤怒、谴责。
最终,难抵群情汹涌的罗尔发声明称,会将260余万善款全部捐出,可爱的笑笑最终不治离世,年仅6岁。

罗尔与某微信号合作,文章每获得一次转发,便会为笑笑的治疗筹款多增一元钱。/ 图源网络
近几年,大众对水滴筹、轻松筹等网络众筹并不陌生,这本是好事,将互联网与公益事业结合,帮助真正需要善款、走投无路的人重获希望与新生。
如果在社交平台看到募款链接,大部分人都会愿意捐助,小到几块钱,多到几百块,都是一点善意与支持。
然而,不少互联网募捐平台,其实游离在慈善法之外,资金去向不受监督,更无权审核发起人的车产、房产情况。近年来,不少编造募捐故事、有房有车仍募捐的负面新闻,严重损害了互联网募捐平台的公信力,让人再难轻易地慷慨解囊。

水滴筹被爆筹款顾问在医院地毯式扫楼,挨个询问病人是否需要筹款帮助。/ 江南都市报
总有人说,如今的人越来越冷漠,越来越难对他人伸出援手。
事实上,当大众的善良、信任,一次又一次地被利用,成为某些人的致富经,心也就越来越硬了。
信任,才是最难重建的。
然而,我们应该庆幸的是,依然有人愿意相信,依然有人伸出援手,他们不怕被伤害,只怕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踩了空。
希望他们下一次伸出援手前,无须思考“这人是不是骗子”“这是不是个骗局”“我会不会被骗”,而能充满信心和善意地给需要的人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原标题:正是林生斌们,让人无法善良
来源: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