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电动自行车,怎样骑行才安全?

新浪新闻

关注

电动自行车是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方便公众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的交通服务方式,在更好地满足公众出行需求多样化、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构建绿色出行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从结构设计上来看,电动自行车安全性能相对较差,驾驶人和乘车人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所以,驾驶时不仅要文明守法,更应该小心谨慎!

电动自行车,怎样骑行才安全?

骑行前注重检查。

骑行前要仔细检查电池、刹车、轮胎等重要的部件是否正常。

骑行时有预见性。

如遇前方道路不平、行人较多,要提前减速,遇到弯道小巷要按喇叭、减速慢行。驾驶电动车转弯时,应当提前减速慢行,开启转向灯或者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越的车辆行驶。

过路口时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确保安全。

驾驶电动车时要与大车保持安全距离。大车驾驶室有视线盲区,如果跟车太近,大车驾驶人在转弯或倒车时由于无法及时发现你,极易引发重大交通事故。

单人骑行的电动自行车不可强行载人。

市场上大部分电动自行车都是以“一人骑一座包”的标准去设计生产的,因此,电动自行车的承载重量和各零件的制作大多是按照“一人”的标准。

多人骑行,也就等于让电动自行车超负荷了。

未满16周岁禁止骑行电动自行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未成年人法律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相对薄弱,骑行电动自行车较为危险。

行车途中佩戴安全头盔。

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平衡系数较低,而且驾乘人员身体无遮挡,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人体最脆弱的头部受伤最为致命。安全头盔是人遇到危险后的最后一道防线,不戴头盔的致死率远远高于其他因素。

另外,夜间骑行电动自行车外出,应在安全头盔、车身周围及尾部显眼位置加贴车辆反光贴,穿戴用反光材料制作的衣服。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驾驶电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没有非机动车道的应当在道路右边行驶,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

骑电动自行车同样也应该遵守这一最基本的交通法规,不要认为电动自行车操作灵活,遇到突发状况好控制,就为了方便、抄近路等逆向行驶。逆行时免不了与正常行驶的其他非机动车、机动车形成冲突,极易发生正面碰撞事故。若一旦发生事故双方速度叠加,事故后果往往更加严重。

在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要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下车推行、走斑马线,不要斜穿,尽量减少在马路上的逗留时间。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要注意观察,确保安全后再通行。

近期,安顺市道路交通管理部门针对城区存在的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多人骑行、逆向行驶、闯红灯、未成年人骑行、不戴安全头盔等违法行为加大管控力度,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主动协调对接,坚持多方共治。

安顺交警与电动自行车企业多次座谈和对接,致力通过运用科技手段,最大限度防止未成年人扫码骑行、不戴头盔、骑乘多人等安全问题,从源头上阻断问题。

经过安顺交警与企业的共同推动,在扫码使用共享电动自行车环节增加了人脸识别功能,未满十六周岁无法启动电动自行车,有效防止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骑行电动自行车,杜绝交通安全隐患。

加强管控力度,严防事故发生。

安顺交警采取“定点查处+巡逻管控”的方式,加强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多人骑行、逆向行驶、闯红灯、未成年人骑行、不戴安全头盔等违法行为的管控力度,以阻止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发现一起、阻止一起、教育一起。

如发现监护人纵容未成年人骑行的,将对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如发现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将从严处罚!

同时,安顺交警与企业将推进用户违法数据和信用管理工作,如骑行人在使用过程中多次违法或有重点违法情况,企业将对用户“拉黑”处理,不得再使用共享电动自行车。

安顺交警提醒:

交通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重视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一盔一带,安全常在。

守法骑乘,文明出行。

遵守交通法规,远离交通事故的伤害。

来源:潇湘晨报综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