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植物就是天然染料!古人用什么植物提取三原色?

新浪新闻

关注

现在大家穿的五颜六色的衣服,很多是用染料染织的,古人大概还不知道化学工业为何物,那时的人们穿的花衣裳,又是用什么染织的呢?

告诉你,很多是用天然植物当染料的。先用这些天然植物提取的红、黄、蓝三原色,然后又用这三原色调和出五颜六色!来,让我们看看古人都是用什么植物来提取天然染料的。

红色:茜草

红色对于中国人,应该算是比较喜欢的色彩了,结婚时要红色,商业开业要红色,本命年也不忘带红色。在我国的周代,茜草已经作为红色染料开始被人们所使用;在古代波斯、埃及、希腊等国家,几乎所有红色织物的染色也都是用它。

茜草(Rubia cordifolia)是茜草科茜草属的植物,很容易种植,生命力也极其顽强,农村的农田、城市的角落中都可以发现它的身影。茜草的叶片长得很规整,在茎上每个节的地方,会长出4-6片叶片,排列的很有层次而且相当规整,植物学家便把这样一个茎节上同时长着两片以上叶的排列方式叫作“轮生”。

古时候的人们利用茜草的根部来进行染色。每到秋季,人们将采收的根部晒干,用碎片或粉末来染色,染出的颜色类似砖红,算是比较沉稳的红色了。值得一提的是,茜草根中的主要成分——茜素,是第一个被人工合成的天然色素,而后茜草染色的历程也就终止了。

黄色:柘树

说到黄色,可谓是皇家专属颜色了,早期对于皇帝的服装颜色,还没有严格的要求,比如秦始皇,常穿的就是黑色的袍服;而当时秦朝也更推崇黑色表达自己的威严。此后到了隋唐时期,才逐渐开始流行“以黄为贵”的理念。根据《唐六典》中的记载:“隋文帝着柘黄袍,巾带听朝”,这里面的柘黄,就是用柘木汁染成的赤黄色。

柘(zhè)树(Cudrania ricuspidata)是桑科柘属的落叶灌木,和桑树同属桑科,因为开的花朵为黄色,所以又俗称黄桑。它的树叶也可以喂蚕,结的果子呈球状,成熟后为桔红色,可以食用又能酿酒,口味略带酸甜。

柘树的木材心部为黄色,质坚硬细致,除了做染料外,还可以做家具、做手串;用它染出的黄色,名为柘黄或赭黄,据说这种黄色在月光下能呈现出略带赭红的光泽,十分炫目,所以柘木经常被当作皇帝衣物的染料,进而皇帝的常服也被称为柘服。

蓝色:蓝草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每个人都比较熟悉的成语,它出自于荀子的《劝学篇》,不过这里的蓝,指的不是颜色,而是蓼蓝。在蓼蓝中可以提取出蓝色染料,所以在古时又被称为蓝草。类似的植物还有菘蓝、马蓝、槐蓝等,都可以染出蓝色。

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是蓼科萹(biān)蓄属的植物,一年生草本。茎叶是紫红色的,叶片为卵形或宽椭圆形,干后呈暗蓝绿色。至于为什么绿色的草叶,可以染出蓝色,是因为它的叶片中含有一种名为靛苷的物质,本身无色,但沾染织物、接触空气后会被氧化成靛蓝。

通常人们都使用蓝草的叶子来给织物染色,起初仅是用手揉搓,后又将其捣碎放入水中浸泡,过滤碎叶后,再把布料放入继续浸泡;取出后进行风干、水洗,此时染色就大功告成。

来源:北京晚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