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国庆前能控制住疫情吗?这些药或会影响疫苗效果

新浪新闻

关注

来源: 健康时报、北京日报

据国家卫健委18日消息,9月17日,福建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31例(莆田市21例、厦门市8例、漳州市2例),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自9月10日以来,福建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92例;现有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尚在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例。

17日莆田新增的病例报告中,有4名幼小学生。病例详情通报↓↓假期临近,国庆前能控制住疫情吗?假期还能正常出行吗?专家研判↓↓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近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手段,呼吁适龄无禁忌人群应接尽接。然而,还没打疫苗或者还没打第二针的人注意了!这些药可能会影响疫苗效果↓↓专家解读>>

截至9月16日24时,福建全省共排查出本省疫情发生地流出人员140865人,均依法落实集中隔离、居家隔离以及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健康管理措施。目前省外尚未报告相关关联病例,省内报告的阳性感染者绝大部分是在密接、次密接和封控区域范围内发现。

根据南开大学黄森忠团队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独家提供的《关于福建省新发新冠肺炎疫情的研判简报(2021.9.17)》,福建本轮疫情分为莆田泉州链和厦门链,总体趋势向好。但仍需谨慎乐观,严防反弹。EpiSIX预测其总规模在387~517例之间,停时在2021.9.30~10.3。其中,莆田泉州链预测:停时在2021.9.30~10.3(延续20~23天),规模在240~330例之间;而厦门链停时在2021.9.30~10.3(延续18~21天),规模在147~187例之间。

莆田与泉州链:

EpiSIX给出的本轮疫情预测,采用数据长度为7天(2021.9.10~9.16)。

预测停时:2021.9.30~10.3。 预测最后规模:240~330例。

厦门链:

EpiSIX给出的本轮疫情预测,采用数据长度5天(2021.9.12~9.16)。

预测停时:2021.9.30~10.3。 预测最后规模:147~187例。

研判报告显示,目前莆田泉州链的时效繁殖数Rt的值是0.47,呈现连续下降趋势。“根据数学流行病学控制理论,若从某个时间点开始时效繁殖数一直严格小于阈值1.0,则疫情处于受控状态,直至清零。这说明莆田泉州的疫情是处在受控状态下的。”黄森忠教授说。

“理想状态下,福建这轮疫情在国庆前就能得到控制,但是现在还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候。”黄森忠教授说,“漳州16号出现确诊病例,说明下周疫情发展可能会出现‘偏轨’的情况,即出现较大的反弹破坏了原来向好的趋势。”

注意了!这些药会影响新冠疫苗免疫效果!

一说到接种新冠疫苗,很多老年人都有一肚子的问题想问,尤其是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我吃着××药,能打新冠疫苗吗?”“吃药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吗?”最近,北京地坛医院退休主任医师、《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副总编辑蔡晧东与多位专家合作,查阅了近两年来国内外医学文献,专门探讨了慢性病患者接种新冠疫苗的问题。今天请她来说一说患者关心的药物与新冠疫苗相互影响的几个主要问题。

(1)慢病患者打疫苗要不要先停药

综合医学文献和现有研究结果,大多数药物如降压药、降血糖药、降血脂药等,与疫苗均无相互作用,因此,长期服用这些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一些人难免担心,疫苗与药物“水火不容”,实际上,在以往及现在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两者并不冲突。例如一直以来,患有Ⅰ型糖尿病的儿童可正常接种麻疹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患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对流感疫苗有效性无明显影响,服用抗过敏药物也不会抑制疫苗的免疫反应。

以往的疫苗接种人群多为儿童,而且麻疹、水痘、脊髓灰质炎、乙型肝炎等疫苗已成为儿童常规接种的疫苗,安全性早已被人熟知,成人和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多出于自愿。虽然相比这些已使用多年的疫苗,新冠疫苗是“小字辈”,但其作用机制与以往疫苗相似,且我国的灭活新冠疫苗安全性较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人遵医嘱服药,并不会对新冠疫苗的效果产生影响。

所以,大家不必为了接种新冠疫苗而停药,更不必因担心药物影响而放弃接种。

(2)抗病毒药会不会抑制抗体

对于药物和疫苗之间的问题,肝炎患者更为关注。一些长期服用抗病毒药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担心,抗病毒药会减弱新冠病毒疫苗的作用。

抗病毒药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而发挥作用,因此只能对“活”的病毒起作用。而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的4类新冠疫苗(灭活疫苗、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都不属于“活”的病毒疫苗,进入体内后不会再复制,因而抗病毒药物也不会抑制疫苗的作用。

所以,正在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可以接种新冠疫苗,也不用因为打疫苗而停药。

(3)哪些药会影响免疫效果

前面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有没有药物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呢?我认为是有的,比如干扰素。

干扰素是一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及抗肿瘤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和某些肿瘤。鉴于干扰素有较多的不良反应,如发热、白细胞减少等,还会干扰自身免疫系统,我认为干扰素有可能干扰机体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应答反应,而且其不良反应也容易与疫苗反应相混淆,建议在干扰素治疗期间不要接种新冠疫苗。但干扰素的疗程是有限的,患者可以在干扰素治疗结束后再接种。

除此之外,由于疫苗主要是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疫苗抗原的抗体,从而发挥其免疫作用,因此某些抑制机体免疫的药物可能会影响新冠疫苗的免疫效果。例如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20mg/天或等效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能会影响疫苗接种后抗体产生的水平,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可以在其剂量减小到安全范围以内(泼尼松<20mg/天或等效药物)且病情平稳后再接种疫苗。

一些新型靶向生物药,尤其是作用于与抗体产生有关的B淋巴细胞药物,如利妥昔单抗和奥瑞珠单抗会影响新冠疫苗抗体的产生,使用该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与药物治疗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接种新冠疫苗。

(4)某些药效或被疫苗“稀释”

那么反过来说,接种新冠疫苗会影响药效吗?目前还没有临床研究支持相关结论。不过,曾有国外科学家通过美国疫苗不良反应报道系统和以往文献收集疫苗对药物代谢影响的证据,结果发现疫苗对药物代谢很少产生影响,不会影响抗凝药华法林的代谢。不过有报道指出,流感疫苗会影响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的血药浓度,也可能会影响茶碱类药物(可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代谢,但影响的时间不会超过1周。

所以,建议服用抗癫痫药物或茶碱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接种新冠疫苗后的1周内,如果出现一些与疫苗无关的不良反应,可以去医院寻求医生帮助,不妨检测一下这些药物在体内的血药浓度(指药物吸收以后在血液里面的总浓度,一般药物在血里的浓度和药物作用的强度成正比),看看有没有被“稀释”。

总而言之,对于慢性疾病患者而言,他们的免疫力比健康人群低,且经常要到医院复诊,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相对较高,接种新冠疫苗十分必要。前面我们说了,药物对疫苗的影响其实很小,只有少数作用于免疫系统的药物可能对疫苗的效果产生影响;同样的,疫苗也很少会影响药物的代谢。所以,接受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只要病情稳定,对疫苗成分不过敏,是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的。需要提醒的是,接种现场需向登记医生如实报告健康状况,如有既往过敏史、有疫苗接种禁忌症等,医生会做出客观的接种建议。接种后,同其他人群一样需在现场留观30分钟,有不适立刻报告留观医生,回家以后如果发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医师释疑]

能否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在实际操作中,许多疫苗都可以同时接种,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但是,至今还没有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数据。出于安全性考虑,我们建议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成人接种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应让位于新冠疫苗,并与新冠疫苗接种间隔至少14天,以免相互干扰免疫反应或混淆两种疫苗的不良反应。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只有大多数人对新冠病毒免疫,才有可能遏制新冠肺炎的流行。根据研究数据和以往经验,要达到这个目标,疫苗接种覆盖率至少要达到70%及以上。因此,按照科学指导,积极有序地接种新冠疫苗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毒对自身的伤害。

莆田报告新增病例中有4名幼小学生

9月17日0-24时,莆田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1例(仙游县),其中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6例,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0例。莆田通报15例确诊详情:

境外输入关联确诊病例1:黄某某,中国籍,11岁,铺头小学学生,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市定点医院隔离救治。

境外输入关联确诊病例2:张某某,中国籍,36岁,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市定点医院隔离救治。

境外输入关联确诊病例3:林某某,中国籍,5岁,启蒙幼儿园学生,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市定点医院隔离救治。

境外输入关联确诊病例4:王某某,中国籍,36岁,协胜鞋厂员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市定点医院隔离救治。

境外输入关联确诊病例5:薛某某,中国籍,46岁,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市定点医院隔离救治。

境外输入关联确诊病例6:吴某某,中国籍,66岁,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市定点医院隔离救治。

境外输入关联确诊病例7:严某某,中国籍,47岁,协胜鞋厂员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市定点医院隔离救治。

境外输入关联确诊病例8:陈某某,中国籍,9岁,铺头小学学生,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市定点医院隔离救治。

境外输入关联确诊病例9:郭某某,中国籍,9岁,铺头小学学生,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市定点医院隔离救治。

境外输入关联确诊病例10:苏某某,中国籍,56岁,协胜鞋厂员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市定点医院隔离救治。

境外输入关联确诊病例11:毛某某,中国籍,29岁,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市定点医院隔离救治。

境外输入关联确诊病例12:蔡某某,中国籍,70岁,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市定点医院隔离救治。

境外输入关联确诊病例13:林某某,中国籍,57岁,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市定点医院隔离救治。

境外输入关联确诊病例14:陈某某,中国籍,28岁,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市定点医院隔离救治。

境外输入关联确诊病例15:苏某某,中国籍,55岁,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市定点医院隔离救治。

原标题:患慢病长期吃药能打疫苗吗?哪些药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原标题:福建8天确诊292例,专家最新研判:国庆前或可控制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