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目标已转变?张文宏最新发声

新浪新闻
来源:看看新闻KNEWS、央视新闻
10月15日0—24时,云南全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在瑞丽市集中隔离场所密接人员核酸检测发现),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腾冲市)。
目前,新冠肺炎的防控仍是全球要面对的一个问题,疫苗接种工作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近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出席某论坛时表示,目前接种新冠疫苗的目标已经发生了转变↓↓另有一个坏消息传来>>
张文宏教授表示,目前疫苗接种的目标定位已经发生了转变,现在没有办法通过疫苗接种完全阻挡疾病的传播,疫苗接种之后的目标主要是把疾病的危害性降到最低的水平。他还表示,即便是在国际上进行第三针疫苗的接种延长和提高疫苗的保护效力,主要目标也仍然是预防和降低重症。
相关数据显示,疫苗接种后的突破性感染比例已经上升至36%左右。这说明较多的人打过疫苗还是被感染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打过两针的人出现感染会越来越常见。不过,张文宏仍然强调接种疫苗的必要性。由于接种了疫苗,一些国家的病死率已经下降到相当低的水平,部分国家逐渐会选择带疫开放。
原标题:张文宏称疫苗接种目标已转变:是预防和降低重症
相关阅读
新冠疫苗加强针来了,这些人需要打!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11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22.2亿剂次。随着秋冬季来临,近期,多地已开启加强免疫工作,开打新冠疫苗接种加强针。
多地开启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今年9月,浙江、河南等地就提出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安徽、福建、河南、黑龙江、湖北等10余省份已明确启动加强针接种。
在湖北,武汉、襄阳、宜昌、黄石、荆州等多地已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截至10月10日,湖北已有4.071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例如,武汉市已优先对金银潭医院和机场等重点区域的高暴露风险人员实施加强免疫,目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广西于10月9日正式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并实施居民免费接种政策,已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满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均可接种。
在福建,厦门、泉州、晋江等地已开启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工作。厦门市卫健委提出,10月10日起,厦门市针对12岁以上、已经完成两剂次灭活疫苗或一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满6个月的人群,启动加强免疫接种。
值得注意的是,据黑龙江省疾控中心10日发布消息称,完成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的人群,健康码将由“金码”升级为“钻石码”,作为后续加强针查验凭证。
哪些人群可打加强针?
今年9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提到,建议对三类重点人群开展加强针接种。
其中包括口岸、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接触到病毒风险比较高的人群;有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的人群,部分60岁以上的人群以及出国学习工作交流的人员,尤其是去疫情持续传播国家的人员。
但在各地对加强针接种工作的要求上,对接种人群最低年龄限制、是否优先重点人群等规定有所不同。
在年龄限制上,大多数地区规定本次加强针的接种对象主要是已经完成疫苗接种满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
但在安徽芜湖、福建厦门等部分地区也开放了12周岁以上灭活疫苗加强针接种。
在疫苗的选择上,目前各地多针对完成两剂次灭活疫苗或一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满6个月的人群。此外,多数地区说明了现阶段优先对重点人群开展加强针接种,但也有部分地区未将接种对象限定于重点人群。
具体来说,湖北、广西、福建等地都明确优先开展重点人群接种,而山东济南、安徽合肥、黑龙江绥化等部分地区则未明确划定重点人群的限制。
除了新冠疫苗,这些疫苗不能忘
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做好2021-2022年度流感、肺炎等秋冬季传染病疫苗接种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按照“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推进流感、肺炎等秋冬季传染病的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鼓励有条件地区学习成都、雅安等地经验,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探索利用财政、医保等资金制定优惠接种政策,提高疫苗接种率。
建议优先对医务人员,大型活动参加和保障人员,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托幼机构、中小学教师学生等重点场所人群,60岁及以上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等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进行流感疫苗接种;
优先对婴幼儿、老年人、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等感染肺炎球菌风险较高的人群进行肺炎疫苗接种,降低疾病发病风险。
原标题:《新冠疫苗加强针来了,这些人需要打!》
来源: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