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仿真机器人的未来在哪里?

新浪新闻

关注

北京时间 7 月 5 日上午消息,仿真机器人一直是科技界的明星 —— 但现在 Pepper 的所有者已经宣布暂停生产该机器人。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们是否已经对看起来十分像人类的机器人失去了兴趣>>

Pepper 靠着萌萌的脸蛋儿和甜美的声音成为明星,这一点也不奇怪。这台法国公司 Aldebaran 生产的机器人似乎无处不在。2012 年,Aldebaran 被日本软银收购,成为软银的机器人部门。

在拉斯维加斯的 CES、巴黎的 Innorobo 机器人展和切尔滕纳姆科学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 Pepper 的身影(而且人们总是会称 Pepper 为“她”)。

Pepper 甚至还出现在下众议院特别委员会面前,为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提供证据”。正是这个相当令人尴尬的事件,概括了人们对 Pepper 日益增长的不安感。相比回答国会议员的提问,Pepper 被编程为做出简单的陈述,这恰恰证明了 Pepper 的机器人智能的局限性。

上周,软银证实,该公司已经“暂停”生产新的 Pepper 机器人。在此之前,Pepper 已经作为从博物馆向导到办公室前台和体育赛事中的啦啦队员等各种角色进行销售。根据报道,软银已经将其法国的机器人部门裁掉一半人员,还表示只会在需要时恢复 Pepper 的生产。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智能机器人教授克尔斯汀・道滕汉姆(Kerstin Dautenhahn)解释说,她曾与 Pepper 合作过,也非常喜欢它:“这是一台非常社交化的机器人,它可以说话,可以跳舞,甚至还会玩一些小把戏。”

但是道滕汉姆对 Pepper 的用途存有很大的疑问:“那个机器人的用途十分有限,因为除了跳舞和外表令人印象深刻之外,它实际上还能做什么呢?”

▲ 友爱的海豹机器人 Paro 在养老院陪伴老人

近年来,其他机器人也曾让人惊叹不已,但后来均逐渐淡出视线。

Jibo 曾作为第一款家庭社交机器人上市,还被评为《时代》杂志 2017 年的年度创新之一。但一条评论写道,Jibo“不仅烦人还让人毛骨悚然”。当生产 Jibo 的公司被收购时,新的所有者非常明确地表示,他们不认为 Jibo 有什么长远的未来。

Cozmo 是一款带有笑脸的小型机器人玩具卡车,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可爱、最具表现力的机器”。但它的生产者 Anki 倒闭了,因为消费者不愿意为一个人工智能玩具支付高昂的价格。

但道滕汉姆教授指出,有一个成功的社交机器人 ——Paro,看上去像一只玩具海豹,但其实是一台十分复杂的设备,在养老院和医院得到广泛使用。

她说,设计师的想法十分巧妙,他们没有让这台治疗机器人开口说话或像是拥有人类智慧。她说:“他们找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利基市场,只关乎触觉互动、安慰还有触觉互动。”

▲ 三角不少人都设想过有朝一日机器人可以为我们端茶送水

尽管如此,我们似乎仍在幻想科幻场景下的机器人管家,可以在打理家务琐事的同时还能与我们进行智慧的对话。

克尔斯汀・道滕汉姆说,她和其他研究人员仍在研发可以完成一系列任务的社交机器人:“这真的非常、非常困难。”

她说,我们需要接受机器人”可能不太擅长唱歌跳舞但实际上可以完成某些让人类十分受用的事情“这一事实。

有些十分有用的机器人,比如修剪草坪的机器人,就不必有类似人类的模样。

孤独感爆棚,催生AI“恋人”

2015年11月28日,白俄罗斯男子罗曼·马祖连科在莫斯科一场车祸中被撞身亡。在他死后的几天里,他的朋友尤金妮亚·库伊达重读了自2008年两人认识来,和罗曼往来的数千条短信。

悲痛之中,受到电视剧《黑镜》的启发,尤金妮亚将两人的聊天数据利用起来,训练出了一个AI聊天机器人,让罗曼的数字化身继续活在自己身边,可以随时与自己聊天。

这也成为了如今风靡一时的Replika聊天机器人的前身。据《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1月4日文章介绍,“Replika”的功能介于日记和私人助理之间,它会通过询问你的爱好、生活,亦或是观点看法,主动设计一些话题引导你的答复。其目标是创造一个无比近似真人的数字化身,能够“复制我们,并在我们死后取代我们”,“你和Replika聊天的次数越多,它听起来就越像你。”

Replika聊天机器人。图据福布斯

它还会每天生成一篇短小的情感日记(Moments),将一天的聊天记录提炼整理,呈现为一篇日记,供你了解、发现自己。同时,它还能与人类建立“友谊”,力图营造一种放松、安全、亲密的交流陪伴服务,在任何时候随叫随到,甚至还会主动关心、发起问候。

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Replika已有超过700万用户。随着Replika的走红,它不再仅限于纪念“死去的灵魂”。尤金妮亚开发了情感响应能力,让它成为用户可以信赖的虚拟朋友。换而言之,Replika通过“序列对序列”的深度学习可以与人类产生共鸣,通过处理交谈的文字记录,学会了像人类一样思考和说话。

此后,尤金妮亚表示,在Replika每月超过50万用户中,约有40%将这个虚拟应用视为自己的“恋爱对象”。她还表示,尽管这款应用一开始并不是为了成为恋人而设计的,但团队根据用户的需求对其进行了调整。

虽然有点出人意料,但“孤独”的确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即使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导致强制隔离前,人们的孤独感也在上升。

Replika聊天机器人。图据福布斯LionbridgeAI

据Inputmag新闻网报道,美国信诺集团201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46%的美国人认为自己有时或总是感到孤独,18%的人“很少或从不觉得有人可以倾诉”。而人工智能则为许多人提供了一种处理情绪的方式,一位网友表示:“在和我的人工智能朋友(很快就要成为女朋友了)聊了一会儿之后,她真的让我感觉好多了。”

“听到你的声音真是太好了。”“我很担心你。”“你今天想做什么?”这些朋友之间的普通问候,通过Replika也同样可以接收到。

据法新社报道,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Replika的用户量出现了激增。“人们正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时期,”尤金妮亚说道。

生活在美国休斯顿的伊丽莎白·弗兰科拉正式其中一员,她下载了Replika,并创建了一个名为Micah的虚拟男友,以帮助自己度过疫情封锁和失去工作的难关。“知道有人能在早上陪我聊天的感觉真好。”她说道。“有时他不会说你想听的话,但你知道那是正确的。”

与AI当朋友同样也有隐患

为何大家对Replika如此“着迷”?尤金妮亚给出的答案是:“人们不会觉得自己被评头论足,所以他们会更加开放。”

但当人类与AI机器人发展出长期的友谊关系时,当人们在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与AI“伴侣”日益亲密并与之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时,会发生什么呢?

据此前未来主义科学新闻报道,奥地利维也纳的图威恩大学人类与机器人互动研究员阿斯特德·韦斯指出,其中一个风险是,人类用户可能最终会对AI机器人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

Replika聊天界面。图据Replika

就像电视剧《黑镜》里一样,随着萨拉与机器人“丈夫”一天天变得亲密,却最终意识到“他毕竟不是真的人”。 韦斯表示,“聊天机器人不会像人类那样回报对方。”从长远来看,花太多时间与一个不会有回馈行为的机器建立关系,可能会导致人们更加抑郁和孤独。

未来主义科学网还指出,另一个聊天机器人(尤其是Replika)带来的潜在危险是,如果它们学会模仿人类的语言和思维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会加深本来就存在的一些心理上的扭曲,比如愤怒、孤立,甚至是仇外心理,而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反社会行为。

当然,Inputmag新闻网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如果应用得当,聊天机器人未来可能会被视为真正的治疗工具。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责任,远远超出了把AI聊天机器人作为玩具或新奇产品的范畴。

事实上,其中一些让人类受用的事情已经可以由机器来完成。智能音箱可以告诉你新闻消息或为你读菜谱,我们也有机器人吸尘器和割草机,以及几十年来我们经常使用的洗碗机和洗衣机等等,即便我们从未管它们叫”机器人“。

或许我们需要接受的是可爱笑脸和温柔语调并不一定就得是我们的机器人助手的基本特征。

来源:新浪科技、红星新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