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遭遇烫伤,教你正确的应急处理!

新浪新闻

关注

生活中难免会受点小伤,例如烫伤就是我们日常最容易遭受的伤痛之一。近日,新闻中提到一名1岁的女童被开水烫伤,而保姆在应急处理的时候却错误地用“偏方”——使用鸡蛋清涂抹,导致女孩遭到二次伤害,面临可能留疤的情况。

遭遇烫伤,警惕“偏方”!教你正确的应急处理!>>

现在天气还没彻底转凉,好多小伙伴都还穿着短袖上衣。虽然凉快,但裸露在外的皮肤却会增加烫伤的风险。除了热水、热油等,大热天里不小心接触到室外持续阳光照射下的高温金属制品等也可能造成烫伤。一旦烫伤,如果处理不好,或者误用了诸如酱油、蛋清、牙膏等所谓“偏方”,则可能造成“毁容”的后果!

为了防患于未然,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关于烫伤的知识吧。

皮肤是怎么被“烫”伤的?

要了解烫伤的处理,我们先来具体地分析一下皮肤究竟是怎么被“烫”伤的。

人体皮肤温觉的温度为20℃至47℃之间,当温度在35℃左右,人体皮肤会产生温觉;温度超过45℃时,产生热甚至烫的感觉;温度达到47℃时,有烫伤痛感;温度大于50℃时就可能形成烫伤。

图片来源丨百度

当温度过高的物体接触你的皮肤时,由于受到热传导和热辐射影响,你的皮肤也会升温,当升到人体细胞耐受极限之上时,细胞组织就会被破坏。细胞破裂死亡后,会释放出一些细胞因子(如炎症因子)等刺激神经引发疼痛,刺激血管扩张,引起组织变红,使血管通透性增强,组织液渗出,形成红肿、水泡等现象。

会不会被烫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去热源的温度,作用时间的长短也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多数人只会对前者保持警惕,意识不到后者的重要性。温度不高也能烫伤人的原因就在于,热源对皮肤的局部作用时间过长,热力慢慢渗入软组织引起烫伤。

图片来源丨长城网

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人的不同身体部位对烫伤的抗性也会有所不同,皮肤组织较厚的地方相对来说更不易烫伤。但通常来说,接触到60℃的物体1秒就会发生烫伤了。

烫伤的分级

根据烫伤的程度不同,我国将(烧)烫伤分为三级(度)。这里的烫伤与烧伤的分级是相同的,是因为烫伤和烧伤的损伤效果和治疗原理、治疗过程都基本是相同的,它们的原理都是热损伤,都是由于高温导致组织坏死、变性损伤。

区别在于,烫伤通常是指液体烫伤,最常见的液体烫伤是水烫伤,水温不超过100度;而烧伤通常是指火焰烧伤,火焰的温度通常要达到几百度。

图片来源丨搜狐网

一级烧烫伤是仅伤及表皮颗粒层的烧烫伤,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伤处干燥、轻度肿胀和疼痛,一般2-3天后红斑消失,局部坏死的表皮细胞由深层细胞增生修复。

二级烧烫伤可以分为浅二度烧烫伤和深二度烧烫伤。浅二级烧烫伤伤及表皮层和真皮浅层,保留部分生发层。皮肤发红,同时带有清水泡,若压迫会发白。皮肤温度高,组织液渗出多,肿胀明显,并且由于末梢神经受刺激而感到剧烈疼痛。

深二级烧烫伤则伤及真皮深层,残留部分网状层。伤口表现为又红又白,带有出血的水泡。有痛感或感觉迟钝、皮温稍低。伤后1-2天创面逐渐干燥,如无感染等并发症,3~4周可愈合;愈合后留有瘢痕。如被感染,则残留的皮肤附件往往被破坏,而转变成三级烧烫伤。

三级烧烫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肌肉、骨骼等。皮肤坏死、脱水后可形成焦痂。创面可呈苍白、棕褐色或焦黑、炭化,丧失知觉(但周围皮肤会疼痛)。

图片来源丨搜狐网

烫伤之后怎么办?

相信大家都听过烫伤处理的许多“偏方”,“土办法”:用牙膏涂抹、用酱油涂抹等。小编在此要提醒的是,用过这些办法的小伙伴以后切记不要再用,没有用过的小伙伴也千万不要冒险尝试,因为这些“土方法”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

拿牙膏来说,老年人可能会觉得涂抹牙膏后牙膏中的薄荷会让伤口感觉清凉,但是实际上伤口的热气遭到牙膏的覆盖,会继续往皮下组织深部分散,成果形成更深一层的烫伤,而且牙膏中含有氟,使用后有可能加重皮肤感染。

图片来源丨百度

那么,除了直接奔向医院,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刚刚形成的烫伤呢?

第一步自然是用冷水冲洗或者冷敷,迅速降低伤口的温度。如果烫伤面积较大,应将该部位完全浸泡在冷水中,持续至少30分钟。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冰块进行冷敷,过低的温度会进一步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

如果烫伤的地方有衣物覆盖,千万别贸然脱下衣服,将冷水浇在衣服上降温后,再小心剥离。如果衣服和伤口粘在一起,也别强行分离,用剪刀剪去伤口旁的衣物,粘住的伤口送医处理。伤口若有水泡,也别自己尝试弄破,水泡对创面有一定保护作用。

冲洗后可以用无菌纱布轻轻地进行包扎处理,覆盖伤口。还可以在覆盖前涂上一厘米厚的烫伤膏,避免伤口过于干燥。

图片来源丨百度

当然,如果烫伤程度比较严重,最好的办法还是及时就医,让专业的医师对伤口进行处理,毕竟谁也不想因为处理不当留下难看的瘢痕呀!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想,夏天天热时很多人不会选择使用热水,烫伤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户外高温照射下的护栏、把手等物体也有可能在触碰时造成烫伤。

据测试,夏天室外的不锈钢护栏在阳光持续照射下表面温度可以达到60℃,木质喷漆护栏最高也有50℃。夜间广场的地灯在开启一段时间后玻璃表面的温度能达到将近100℃,一瞬间就能将手烫出几个水泡。而每年夏天,孩子在公园塑料滑梯上玩耍而被烫伤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

暴晒过后的车体表面温度足以烫伤人体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留一个心眼,对可能造成烫伤的高温物体要尽量保持距离,在有所防护的情况下再小心接触。

来源:人民资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