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遇车祸妹妹去世,姐姐被质疑包庇真凶?

新浪新闻
姐妹俩同去参加亲戚的吊唁,在回家途中遇车祸一死一伤,肇事者逃逸没了踪迹,村里流言四起称是有人收了钱财故意隐瞒事故的真相,造成本来亲密的两家人10年间互不来往,10年后警方通过DNA找出案件真相,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两姐妹参见吊唁,回程路上遇车祸
2021年12月10日,据央视网《今日说法》栏目报道,家住江苏省宿迁市的刘婆婆,今年82岁了,这十年来她一直对自己遭遇的那场车祸耿耿于怀,就是那场车祸夺走了她妹妹美芝(化名)的生命,让姐妹俩从此阴阳相隔。

刘婆婆:“走在路上,公路上,她是这样的,她走这边,我走这边,撞了俺也不知道,我睡半天才起来,起来吧,爬起来我就看有一辆车。”

据刘婆婆回忆,车祸发生在2010年2月5日,那一天,因为一个亲戚病逝,她和妹妹结伴去吊唁,到晚上9点多的时候,两个人往回走,当她们走到蔡集中学附近时,被一辆摩托车给撞了,刘婆婆瞬间失去了知觉,等她醒来时,看到对方正把妹妹往车上抬。
刘婆婆:“就把俺妹给抱上车了,两轮车,我问他你哪个、你别走,有扶车的,给俺妹抱上车的,我捉住坐车的,骑车的那个说带医院瞧去。”

据刘婆婆的孙子小周所述,因为当时天气已经很黑了,再加上刘婆婆年纪大了眼睛也不是很好,还有点耳背,当时只知道是两个人,但是具体的情况如年龄、有何特征刘婆婆根本记不清楚,因为当时他们家人都没有在现场。

事发时由于被撞断了肋骨,刘婆婆疼得直不起腰来,只能弓着身子一步一挪往回走,最后走到附近的亲戚家让亲戚帮着报了警。
据负责此案件的民警所述,报警的内容是这样的——在蔡集中学这个西边,说有两个老年人在路边走到时候,被一个摩托车给撞到了,其中有一个人受伤,被这个肇事的摩托车司机给带走了,说送到医院里面去抢救了。

接警后,处理事故的民警第一时间赶到了案发现场,他们一边勘查现场一边找到被撞的刘婆婆,询问案发经过。
据刘婆婆所述,当时是一辆摩托车将她们撞了,车上有两个人。随后警方对现场进行仔细勘查,发现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碎片,只有一件大衣、一个头盔和一个近视眼镜,因为涉及到肇事逃逸,警方很重视的,但是当天晚上就发现事发地点路段没有监控。

同时陆续接到现场一些围观群众反馈上来的一些信息,蔡集医院和人民医院都没有收治过名叫美芝的伤者,现场勘查结束,民警就沿着现场从西往东,用警车的照明灯沿途进行搜寻,但是并没有找到美芝。
发现伤者倒在绿化带里,已经没有生命体征
伤者美芝到底被肇事者送到了哪里呢?为什么家人找遍了附近的医院,也没有找到她呢?当时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有人在距肇事地点600米远的路边绿化带里发现了美芝,而此时离她被撞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没有找到伤者之前,美芝的家人也一直在寻找,在发现被撞的美芝后,紧急联系一辆救护车,抱着一线希望的家人把她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美芝的儿子老李:“有一线希望我们也得救,对不对?我直接就上蔡集人民医院去了,母亲在那儿直接人工抢救,趴在那里门口往里望,看也没有指望了。”

当晚因为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美芝不幸离世,好端端的一个人就这么突然走了,一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
美芝的儿子老李:“母亲走了,我的事情都坏了,生意没法做了,后来也开不下去了额,门市卖了也都不做了,我父亲当时68、9岁,当时他就受不了这打击,就整天一个人喝闷酒,我们家里生意也不能做了。”

据警方介绍,通过尸检的鉴定结论是因为交通事故导致颅脑损伤而死亡的,但是对于死者当时受伤的程度和是否在能及时救治的情况下保住性命,法医也不好确定。


这起交通事故的目击者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刘婆婆,但是由于事发太突然再加上年纪大了,刘婆婆怎么也想不起肇事车辆的颜色,更无法准确描述出这辆摩托车的外观。

刘婆婆孙子小周:“摩托车,她只知道说是摩托车,但是什么样的摩托车她都不知道,她也不懂。”
因为当时天又黑又没有路灯,刘婆婆看得很模糊,只能记得是两个人,刘婆婆当时看到对方要走,便拽着对方的衣服不让走,后来把大衣给扯下来了,是一件黄色的军大衣。
案发后,宿迁警方立即以现场为中心向外扩展,一边调取沿途的视频资料,一边寻找目击者,但是由于事发在夜晚又是在冬天,路上的行人很少,最终警方没有找到其他的目击者。

警方获得线索,有一辆红色摩托车经过
因为没有目击者,警方便开始寻找相关的沿途监控,看有没有拍摄到肇事车辆,但是因为是在2010年,监控还没有普及,各个路段都没有上监控,基本上没有获得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在走访过程中,办案民警只获取到了一条有用的线索,那就是有人称他看到一辆红色的大架子摩托车从事故现场经过,但是不是这辆车撞的人对方表示不清楚,根据摸排出来的这条线索,办案民警重点调查红色的摩托车。

办案民警:“当时排查的重点就在于那一片区域,大架子的红色摩托车,后来我们又把侦查重点放在这一类的车型上面,当时调取的摩托车信息也比较多,我们自己排查了,也排查了有两三千两车。”
排查时,办案民警从几千辆的摩托车当中,筛选出十几个可疑车辆,然后他们围绕这些摩托车的车主进行重点调查。其中排查到一个曹姓男子,该男子家里有一个和现场遗留的头盔是一样的,后来在询问的过程中发现他家里面也有摩托车,白天在城里做工,晚上从城里边回家,每天都要走这条路。
对于办案民警来说,发现这条线索和惊喜,认为这个曹姓男子应该有重大的作案嫌疑,也提取了男子家里面的头盔送去检验,结果不是,办案民警白高兴一场。
但是,对于摸排出来的这些可疑线索,办案民警既要见人又要见车,见人就是要查清楚这些人在案发当晚都在干什么,有无作案时间,而见车就是要提取这些车辆的痕迹物证,来判断这些车是否有肇事的嫌疑。

办案民警:“只能从它的行驶路线,当天的活动轨迹来判断,当时这个摩托车是倒地了,路面上也有这种划痕,从这些层面来进行判断,然后验证他讲的话,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假的。”

通过近20天的攻坚,办案民警穷尽了各种手段,但最终他们仍是一无所获,没办法为了破获这起交通肇事逃逸案,当地警方大范围地张贴了《悬赏通告》,通告称凡提供重要线索直接破获此案的,将给予人民币1万元的奖励。

同时,通过广播、报纸、电视,播放了相关的《悬赏通告》,刚一开始的时候还有线索反馈,后来逐渐地好像就没有线索上来了,没有线索上来后,警方只能通过这种原始的方法进行排查,到最后也没有排查到有价值的线索。
肇事者没有找到,村里却有流言传出
一起普通的肇事逃逸案却悬而未破,这样美芝的家人无法接受,而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有传言说刘婆婆知道肇事者是谁,但为了袒护对方她没有向警方说实话。
办案民警:“这个事故发生以后,死者的家属就认为受伤的刘婆婆知道嫌疑人的身份,而故意不告诉他们,由此产生了一些矛盾,加上农村嘛,然后一些风言风语传出来以后,导致两家矛盾异常激烈,到后期以后双方几乎就是不来往了。”
事故中,被撞的这两个人是亲姐妹,听说妹妹美芝不幸离世,姐姐刘婆婆是泪流满面、深深自责,她怪自己当时没把妹妹保护好,可就是这样还是有人怀疑刘婆婆拿了肇事者的好处来袒护对方。

刘婆婆孙子小周:“说是我们这边知道撞人者、肇事者,说不去举报,这谁跟谁的关系,我们可能说知道我们不去举报,说肇事者给我们家钱了,所以我们没去举报,这个东西想想也不太现实,对不对?那毕竟是我奶奶的亲妹妹呀!”

当然,这只是各种传言中的一个版本,而流传的另外一个版本是肇事者就是刘婆婆的孙子小周,当时他骑摩托车带着两个老人回家,途中拐弯时不小心摔倒,导致一死一伤,事后刘婆婆为了保护孙子小周,故意隐瞒了事实真相。
美芝的儿子老李:“都怀疑我们四姨家小孩给带的,骑摩托车给带的,带我母亲走路上拐弯,给我母亲摔下来了,别人讲我们也相信,因为凶手一直没逮到,人家一讲我们肯定相信。”

刘婆婆孙子小周:“没出事之前基本上也都走动,毕竟我奶奶他们都在嘛,经常走动,这么多年了就是出了事之后就没有来往了。”
美芝的儿子老李:“跟四姨(刘婆婆)家绝对不走动了,那么长时间,十年,就没有来往,所有的婚娶、丧事、喜事都不来往了,误会非常深。”

原本走动频繁的亲戚,却因为这起交通事故而断了联系,这让人始料未及。事故发生后,虽然可供调查的线索少之又少,但宿迁警方从未放弃对这起案件的追查,而破案的线索也许就藏在案发现场。
10年之后,案件终于迎来转机
勘查现场时,技术人员希望从遗留在现场的军大衣、头盔等物品上提取到DNA数据,进而比中肇事逃逸的人,然而受当年技术条件的限制,他们未能从检材上提取到DNA,也就无法追查肇事者,时间飞逝,转眼间到了2020年,这一年案件侦破终于迎来了转机。

因为当时受条件限制,没有及时提取到相应的这些信息,后来随着DNA提取技术的提升,经过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2020年1月他们从遗留在现场的案件黄大衣上提取到了DNA数据,随后将DNA数据录入到数据库里进行比对,2020年8月终于有好消息出来了。

当时在现场遗留物上面的DNA已经比对出来了,一个叫仝某启的人具有重大作案嫌疑,负责此案的侦办民警接到这个消息以后,并没有盲目地下结论,而是做了细致的调查,当时案发时候的视频资料、现场的照片,还有包括当事人再进行走访,来确定这个仝某启到底有没有具备作案的时间。
通过DNA比对,被比中的这个人名叫仝某启,70岁,宿迁本地人。数据显示,仝某启已经移居到南京和小儿子一家共同生活,就在几个月前,仝某启回老家办事时和邻居发生口角,进而升级为肢体冲突。

在发生纠纷以后,仝某启被打伤了,打伤以后就一直在南京治疗,后来派出所对案件进一步处理的时候,对双方的人员信息进行提取,发现仝某启的DNA信息和此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几乎一致。
在办案民警得知仝某启的资料后,便到仝某启所在的村子了解情况,因为仝某启后来他移居南京了,一直不在老家,所以说村民们对他的了解也比较少,也没有获得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案发是在十年前,十年过去了再想寻找与案件有关的线索和证据,无疑是困难重重额,而没有其他证据仅凭DNA的比对结果,是很难认定这起交通肇事逃逸案就是仝某启所谓。
对于办案民警来说,仅仅靠着大衣上面的DNA,是不可能完全确定嫌疑人的,因为这个衣服也有可能是其他过路人遗失的,也有可能这个嫌疑人借给别人使用的,或者从别人处借来的,所以这个东西不能通过一件大衣上的DNA信息,就确定仝某启就是一个犯罪嫌疑人。
案发后,据被撞的刘婆婆讲,当时摩托车上坐了两个人,那除了涉嫌肇事的仝某启之外,当晚和他同行的人又是谁呢?这些都需要办案民警进一步去核实,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办案民警敏锐地发现了异常情况。

办案民警:“我们通过他名下登记的摩托车信息分,发现有两辆摩托车,其中一辆摩托车是在事故发生之后购买的,我们就分析有可能是不是嫌疑人把之前的那辆肇事的摩托车,为了逃避我们对他的侦查,把它处理掉了,处理掉之后他为了日常使用,又重新购买了一辆摩托车。”
通过侧面了解,办案民警获知2010年前后,仝某启的家庭并不富裕,在已有摩托车的前提下,他又重新买了一辆摩托车,这种行为很反常。

据走访调查得知,仝某启的家里条件一般,根据当时的情况在已有一辆摩托车的情况下,再买一辆新的摩托车的概率很小,后来民警通过综合这些因素分析,加上仝某启的小儿子当年还在上大学,还有一种可能性为了躲避这种赔偿的责任,有可能就是说逃避这个责任就逃逸掉了。

办案民警:“他的二儿子在事发时正好是上大学,因为我们从现场发现一副近视眼镜,一般戴近视镜的人是学生的可能性要大一些,然后我们就分析很有可能是仝某启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当天晚上,肇事的时候是在现场。”

警方基本确定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工作
经过深度研判,宿迁警方认为这起肇事逃逸案应该就是仝某启所为,而同行人员极有可能就是他的儿子小军(化名),随即办案民警对两个人展开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小军就职于一家建筑公司,此时也生活在南京。
办案民警:“发现仝某启他每天早上起来去捡拾垃圾废品,让自己忙起来,然后离他家里不远的,大概有1公里的地方,有一处河堤,他在河堤中央围了一个小田,每天在那边翻翻地、种种小菜,用此来打发时间。”
摸清楚了仝某启和小军的生活规律后,办案民警决定分头行动,同时对这两个人实施抓捕,当时考虑到仝某启年纪比较大,担心抓捕时出现意外,办案民警就以人口普查的名义,让他到居住地附近的派出所来一趟。

仝某启刚到派出所,对于民警关于此案件的询问是否认的,但是在证据面前和民警的思想工作下,仝某启承认了肇事逃逸。
办案民警:“刚开始他肯定是狡辩的、不承认的,他认为不可能,我们公安机关隔了十年之后,还能查到这个案件的情况,后来在我们一些相关的证据,以及我们民警不停地做思想工作的情况下,他最终还是承认了肇事逃逸的事实。”

与此同时,另外一组的办案民警也见到了仝某启的儿子小军,表明来意后,小军没有遮遮掩掩,很快就讲述了当年的事发经过,把这起交通事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将被害人美芝带离现场后,仝某启他们为何又改变主意,最终将她抛下呢?
案件发生前因后果,因为躲避大货车
审讯时,据犯罪嫌疑人仝某启交代,2010年2月5日那天,吃过晚饭后,他骑着摩托车去给城里的大儿子送钱,因为当时放了寒假,闲在家中没事的小儿子小军,就坐上摩托车跟他一起去送钱,送完钱又聊了一会儿,两个人就骑着摩托车往回走,当两个人走到蔡集中学西侧时,对面来了一辆大货车灯光很刺眼。

仝某启:“向南走吧,不敢走,怕对面的车碰到我,它灯光一射我就往北一拉车把,就撞到这个老太婆,撞上老太婆之后我的车就倒了,我的右腿就压在车底下。”

小军:“撞到人之后,我当时就爬起来了,就看到一个老太太躺在路边了,车翻了,当时我脑子里第一反应,因为是老家嘛,比较熟悉,我想的是里蔡集医院比较近,我说赶紧送医院,送蔡集医院。”

慌乱中,两个人将受伤的美芝抱上摩托车,然后小军坐在后面扶着她,仝某启则骑着摩托车准备载他们去医院,可走了没多久,小军就感觉情况有些不妙。

小军:“因为老太太身子已经发软,往下躺了,我抱不住,当时也紧张让,然后我就喊他,我说快一点,老太太嘴巴里面也吐血,然后我说你快点、快点,人要不行了,然后车停下来了,我以为他是要给我,就是往上抱抱,哪知道他一下把人给接过来,然后抱过去了。”

仝某启:“我一抱到怀里,发现跟之前抱不一样了,之前抱没觉得她软,贴脸一听没有气了,我心里害怕了,心里一怕,我就给她放在马路牙子上了,儿子说爸你放下怎么弄呢?我说赶快上来跑,我说老太太已经死了。”

仝某启说,当时他用手一摸,发现伤者已经没了呼吸,因为太害怕了,他大脑里一片空白,就把对方扔到了绿化带里,然后驾车逃掉了。
仝某启儿子小军:“回去的路上,我也不停地问他,我说你扔在那边行不行,第二你怎么处理,不停地问他嘛, 还是回去吧,他也不理我。我那个时候还上学嘛,出了这么大的事不知道怎么办了,他说他能处理好,我就算信他,但是我心里面一直有疑问,不知道他怎么处理。”

到家后,怕被外人发现,仝某启连夜用稻草将肇事的摩托车给盖上了,几天后恰巧村里来了一个收废品的,仝某启就以50元的价格,把涉案的摩托车卖给了收废品的人。
因为仝某启把摩托车卖了,而且是随机性地找了一个卖废品的,这个人仝某启也不知道对方姓什么叫什么,住在什么地方,给案件侦破带来相应的难度,所以说后来警方想找到买涉事摩托车的人,也没办法找到。

警方在进行事后调查时,仝某启的儿子小军表示非常的后悔,警方也跟他说,作为一个大学生,是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和报案的能力,同时也应该知道后果,小军应该阻止自己父亲,但是对于小军来说,可能考虑到父亲在家里地位的关系,所以就进行了顺从。

父子俩均涉嫌犯罪,一人被判刑
被抓后,因涉嫌交通肇事罪,仝某启被当地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而他的儿子小军因为替仝某启隐瞒了这起交通肇事,也涉嫌了犯罪。
但是对于仝某启的儿子小军,警方表示小军涉嫌包庇罪,但是已经被取保候审了,对于小军下一步可能涉及到一个诉讼时效的问题,以及情节的问题,民警还要跟检察院进行进一步沟通,到底对当事人是否进行移送起诉,还是什么样的结果,还要进一步地继续沟通。

办理完取保候审手续,小军主动表示他愿意出钱替父亲向对方进行赔偿,以期求得对方的谅解,经办案民警主持调解,当事双方就赔偿问题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办案民警表示,经过公安部门的多次沟通调解,已经促成伤者、死者和肇事者之间达成赔偿协议,肇事方赔偿死者一方70万,获得了死者直系亲属的谅解;肇事方赔偿伤者一方6万块钱,也获得了伤者的谅解。

原本美芝的儿子老李和姨娘刘婆婆,因为这起交通事故而产生了误会,导致此后十年间双方没有往来,随着这起积案的告破,他们之间的亲情也得到了修复。
据办案民警所述,当时死者的子女主动去向姨妈刘婆婆道歉,得到了对方的谅解,两家也和好如初了,现在关系还是比较融洽的,双方当时见面的时候,抱头痛哭,非常的后悔。
美芝的儿子老李:“当时遇到这个事情,就是互相猜疑 ,这一说清楚,现在母亲这个案子一破了,什么猜疑也都不存在了,现在关系也缓和了。”

2021年3月,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法院对本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仝某启犯交通肇事罪,有期徒刑3年3个月,同时因为了诉讼时效,仝某启的儿子小军被免予追究刑事责任。

小军:“如果当时要是说报警,把该承担的责任给承担起来,即使说家庭承受多大的损失,我觉得从内心层面来讲,至少说内心是敞亮的,做事情是挺直腰板的。”

据肇事者仝某启说,当办案民警找到他的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解脱了,因为过去的那十年,是他惶惶不可终日的十年,在外人看来,仝某启的日子过得很舒服,但内心的煎熬只有他自己知道。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是永远都不会缺席,对于那些触犯了法律仍抱着侥幸心理的在逃人员,在这里郑重地告诫他们,早点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勇敢面对才是唯一的出路。
来源:宾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