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资讯

江歌案中“好闺蜜”刘鑫是个什么样的人?

新浪新闻

关注

江歌、刘鑫、陈世锋,三个普通中国人的名字。

他们原本并不认识,但在日本,产生纠葛,生死,震惊世人;一年后的今天,在中国的公共空间再次掀起舆论风暴。

江歌,女,山东青岛人,留学日本的研究生,2016年11月3日凌晨,被陈世锋残忍杀害。

刘鑫,女,山东青岛人,留学日本的研究生,江歌的“好闺蜜”,陈世锋的前女友。

陈世锋,男,留学日本的研究生,背景不详,刘鑫的前男友。

2017年12月11日,陈世峰杀害江歌案将在日本东京开庭审理。江歌的母亲江秋莲女士正在网络上征集判处陈世锋死刑的签名。而刘鑫本人,正在成为拷问“人性”的一个聚焦点。

她在中国社会人心嬗变的暗流中,涌动着,被推上浪尖,异常醒目。

事实和观点是不同的、甚至是相互独立的事件。但一个人愿意怎么想,必须依赖于事实到底如何。根据各大媒体的描述,我们大致来还原一下事件经过。在引述时,我希望保持最大限度的冷静:

2016年8月底,刘鑫与陈世峰闹分手,搬出了同居的公寓,9月2日,搬到了江歌家里居住;

同年11月2日,江歌接到了闺蜜刘鑫的求助电话,说自己被之前同居过的前男友苦苦纠缠,让江歌去车站接她。江歌替刘鑫买了她最喜欢吃的馄炖,在车站等了两个小时,接到了刘鑫。

在这个过程中,江歌把这一情况在微信上汇报给了母亲江秋莲。江妈在微信上和江歌语音聊天,一直到北京时间23:08分,并提醒她注意安全,听到江歌和刘鑫在车站汇合了,就中止了聊天,以为两个人一起回家不会出事。

但偏偏出事了,那次通话,成了江歌母女俩最后的通话。

江歌和刘鑫在回到公寓时,碰到了已等候在那儿的陈世锋。

江歌叫刘鑫先回房,自己与陈世锋理论,同时挡住陈不让他进屋。随后,刘鑫与邻居听到惨叫,发现江歌已经倒在门前走廊,颈部被刺数刀,不幸遇害。

有一种说法是,江歌在挣扎呼救时,刘鑫没有开门。但刘鑫的解释是,她推不开门。

我们知道的事实非常有限,只有一条是清晰的:江歌在门外被陈世峰杀死,屋内的刘鑫并没有出来。

2

仅仅是以上的事实,不足以在后来把刘鑫卷入舆论漩涡。

我们内心中有一种东西叫“情感直觉”。头脑上也有一种东西叫“常识”。

如果这两种东西还起点作用的话,很多人都自然地会作出这个判断:江歌某种程度上,是为刘鑫而死,是替她“挡刀”的。刘鑫理应感恩,理应站出来安慰江妈并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再退一步吧。一切都是江歌因为喜欢帮闺蜜出头而“自找”的。这个闺蜜,曾经把江歌称之为在日本唯一的亲人和好朋友。但当这样的亲人和好朋友被自己的前男友残忍地杀害时,一个人能装得好像跟自己没关系吗?我们表示对此没办法去理解。

如果这也不行,我们还可以退最后的一步。

有两个室友,当A被人杀害时,B可以对A的家属躲着不见,好像不知道某些事实是什么吗?

这一步已经没办法再退了,再退的话,所有的底线都被突破。

但事实是冷酷的,并不需要尊重我们的“底线意识”。

案发后,江妈到日本一直联系刘鑫,但刘鑫没有回复,也不提供任何帮助。直到江妈在微博上提到了凶手是刘鑫的前男友,2016年11月6日,刘鑫才回复江妈,进行指责,说为什么要把她的名字报出来,引导网友诋毁她。并威胁再这样,就停止协助警察。

此后,刘鑫就再也不回复江妈任何信息。而她的父母亲,也把江妈的联系方式拉黑。

2016年11月8日,刘鑫首度发声,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讲述了江歌遇害的经过,她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杀害江歌的到底是什么人。

江妈和刘鑫的恩怨,就此深重地结下,至今无解,而凶手陈世锋,在这起事件中,成了“配角”。

在此后的200多天时间里,刘鑫换微信头像,全家其乐融融地过年,在社交网络上美美的自拍照,一次次刺激着江妈。江妈在那些时刻,肯定联想到了自己的女儿悲惨而毫无价值的死去。那种羞辱、愤怒、悲痛、怨恨不言而喻。

2017年5月21日,江妈在网上曝光了刘鑫全家人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车牌号等信息,“逼”刘鑫出来。恩怨进一步扩大化。直到8月23日,江歌遇害294天后,在《局面》王志安的斡旋中,刘鑫和江妈第一次见面。

3

我认真地看了《局面》所拍的刘鑫视频,关于对她本人的采访的,关于她和江妈见面的。

在她和江妈见面的视频中,江妈问她:

“江歌的死和你有没有关系?”

刘鑫避开话题后,在逼问之中回答:

“我觉得是有的。因为她是为了给我打抱不平。”

江妈再问:

“给我一个肯定的答复,江歌的死到底和你有没有关系?”

刘鑫回答:

“有。因为杀她的是我的前男友。”

在这次见面中,明显可以看出精神饱受折磨的刘鑫情绪激动。她表示自己很伤心,很难过,也知道错了。

但江妈说:“是因为你们家现在的生活受到了影响,并不是江歌为你付出了一条命。你并没有认识到错误。”

看到这里,我默默为江妈点了一个赞。血的现实,教会了一个原本没有“知识”可以去自我感觉良好的母亲去认识人心,教会了她看清,当一个人显得很可怜时,其实是因为发生了什么,她的心理动机又是什么。

而在对刘鑫本人采访的视频中,她痛哭流涕。因为信息被曝光后,自己被鄙视,被骚扰,无法正常工作生活,她感到极大的委屈,处在一种受害者心态中,一直强调“我们家受到了比杀人犯更严厉的那种惩罚”、“我觉得我们全家现在生不如死”。

她在最后说:

“环境可以扭曲一个人的心理。我觉得这是真的。再善良的一个人经历这些事情,她也不可能再永远善良下去了。如果将来有一天我心理扭曲变成一个坏人,我绝对不会害人,我会自杀的。这是我唯一可以保证的。”

看到这里,我有点忍不住想说话了。

必须的!

4

如刘鑫说的,环境确实很重要,可以健全和扭曲一个人的心理。

首先是家庭环境。

一个人的教养,他在心理上、人格上是什么样的人,首先是从父母那儿获得教化和示范的。这不是普遍规律,但很多时候是这样。

因为江歌是女孩,被父亲嫌弃,江妈在江歌一岁多时就离婚,成为单亲妈妈,独自把江歌拉扯大。这位坚强、善良的母亲,不仅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孩子的成长,而且为了让江歌得到更好的教育,变卖了房子,在小集市上以批发服装布料做衣服维持生计。

因为母亲人品、性格的示范,也因为体验过被伤害的滋味和爱的宝贵,所以,江歌形成了一种基本的能力:对他人痛苦的感受的能力。她保持着一种真自我,对世界的感知是自然的。因此,她乐于助人,也对正义是非有着清楚的判断和人格上的担当。

正是这样,在刘鑫和前男友的纠葛中,她站出来保护闺蜜,结果,被杀害。

刘鑫呢?

我们没办法知道她父母更多的信息,但从一年来的事实,以及曝出来的信息上看,恐怕并不高尚。案发近一年,刘氏夫妻没有打过一通电话慰问江妈,更别谈出面帮助。嗯,他们和刘鑫一样,都怕“沾”上倒霉的江家,都不想让江家“干扰”到自己幸福的生活。

唯一的一通电话,其性质叫做“指责谩骂”,尽显污言秽语。当江妈说是江歌是救刘鑫才出事时,换回的只是一句:是你女儿命短。

这样的父母,能教化和示范出怎样的女儿?

我对刘鑫近一年来的表现,从冷漠,到指责,再到自己受骚扰后体验到自己可怜,这一整个心理演变过程没有一点奇怪。这不符合我们对一个还有点人味的正常人的理解,但非常符合心理逻辑。她和江歌虽然是闺蜜,但却是完全不同的心理-人格物种。

从内心里,刘鑫恐怕很少跟真自我在一起过,尤其是跟别人打交道时。

在很多人眼中她看起来也许很可恶,但并不是恶人或坏人。她只是一个普通、平庸的人,虚荣、肤浅、自私、懦弱、虚伪,还有——无情。

她不会知道也没有兴趣去体验别人的痛苦是什么滋味,去体验别人对自己的真诚和付出的可贵,去认知和体验这个社会的是非善恶。她只是索要,只是预设了自己就是应该被帮助、被呵护、被宠溺,而自己从来不需要去作出什么回报。

当别人对自己的牺牲给自己的心情、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时,就会怕被“沾”上,脸一扭,就可以当这一切从来没有发生,别人的死活不关自己什么事。

如果自己因为这样的行为而遭受了指责,遭受了干扰,还是“沾”上了呢?

那自己就是受害者。她只是体验到了自己的痛苦,别人的痛苦,仍然不在她心理的感知范围。

这样的人,其实还配不上北大钱理群教授所说的那种“精致利己主义者”。因为她虽然利己主义,却并不精致。

我倒认为她才是南风石理群主笔此前所定义的一种人——即用假自我跟世界打交道,并寄生在别人的付出那儿的人。

5

从这个事件中,我看到了一种我一直体验,感到愤怒和可怕的东西。

拥有真自我的体验,能够感知别人的痛苦,忠诚于闺蜜的情感,乐于助人的江歌死了。

她替闺蜜挡刀,但闺蜜却是这样对待自己和自己的母亲。

本来有风险的刘鑫毫发无损。她痛哭流涕的视频,我估计还会被一些人同情。(具体原理参见《宽容是一种美德,但如果对方是“狠角色”呢?》)

这是一个正常社会所应有的现象吗?

我由此想到了很多知识装X犯动不动就引用“科学”所说的那种生存竞争。

他们说,很多好人,有担当的人,乐于助人的人,君子,由于是去付出而不是去占有,而且没办法适应险恶易变的社会,在生存竞争中是处于弱势的,因此,只能遭到淘汰。他们的基因会慢慢灭绝。

从而可以推出,他们的基因在现在的分布是很少的。通过社会遗传而留下来的基因,主要是那些适应生存竞争的基因。

受过点逻辑训练的人,都应该能够看到打着科学旗号所宣扬的这种理论的扯淡。基因并不能遗传心理模式、品格和社会行为。把一切归结为基因,倒是能唬住不懂的人,但不过是一种无能。

既然好人、君子、坏人、乐于助人等等,都不是通过基因遗传的,那显然是通过家庭、社会互动示范的,通过社会机制弱化或强化的。

家庭也许可以影响到一个人变成什么人,但社会互动、社会机制却可以影响,甚至决定更多的人选择做平庸的恶人。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看做什么人,是获得报偿还是吃亏。

精致利己主义者和平庸的恶人,是一些在利益上、心理上没办法靠自我价值,靠自我生存的人,本质上是寄生者。他们对别人,尤其是对善良者,具有掠夺的倾向。

如果善良者的能力不足以保护自己,如果社会互动和社会机制不足以惩罚这种掠夺,那必然吃亏。就像我们中很多人已经吃亏一样。

于是江歌死了,死得不值。

而刘鑫活着,如果不是因为江妈的道义坚持,她也许还美美地在社交媒体上晒自拍照。

舆论在这件事上的发声,其实只是在捍卫这样一个可怜的底线:让对他人和社会有善念的人,还有一个心理安慰,能够感受到还有人在温暖。

人是社会动物,必须依赖于社会合作才能生存下去。而社会合作需要信任,需要情感,需要有人付出和担当,如果谁都是精致利己主义者,都是平庸的恶人,社会一定崩溃。

所以,像江歌这样的人,很多善良的人,很多对社会有担当的人,承担了两项功能:弥合社会合作,让很多人搭便车;被精致利己主义者和平庸的恶人占尽便宜甚至掠夺。

这个社会在利益上和心理上补偿他们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已经弱化,但至少,在情感上,在人性的底线上,有很多人还是有正常反应和判断的。

所以别忘了,去支持江妈关于惩罚凶手的签名。

6

最后我想从心理的技术层面说一下。

江歌不具备“识人”的能力,不清楚“闺蜜”是什么人,这很让人遗憾。这也是一个用真自我去体验世界的人的漏洞。

对于也活得真实的人来说,需要填补这个漏洞,真的。

不是用星座之类去填补,那只是用来娱乐;也不是用装科学的“实验心理学”去填补,那只是用来让自我感觉良好者去装有知识;更不是用神秘主义去填补,它不过是一些自我感觉有层次的人催眠的药丸……

其次,在那天晚上,她挡住陈世锋是错误的。她的乐于助人,让她失去了对陈的心理背景的洞察能力。也许也不具备这种能力。

陈世锋带着怒火,要找刘鑫,本来在他心理上,跟江歌没什么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处理方式是让刘鑫好好和陈世锋说,先稳住他,化解他的情绪,而江歌则起到软化、协调的作用,作调解的一方,而不是站在刘鑫一边。

最坏的处理方式,恰恰是自己站出来把陈世锋挡在外面,而让刘鑫进到屋里。这在心理上,会被陈世锋解读为一种挑衅性的敌意行为。

在陈世锋心理上,这显然是相当可恶的。江歌的这种心理,不仅是激起了陈世锋的仇恨,而且,让他想发泄怒火和仇恨时,遇到了一个障碍。

而人在这个时候,一个反应就是拨除这个障碍,心理能量的发泄转移,把怒火对准原本不想对准的人。发泄之后,照样能获得快感。

具体地说,陈世锋如果从一开始就要伤害江歌,恐怕有心理压力,也感觉无意义。他只是在心理上有合理的理由去恨刘鑫而已。但现在,江歌挡在面前,放跑刘鑫,他伤害江歌就有了心理上的双重理由。

第一重理由:“你挡了我的路!”第二重理由:“你居然帮她来对付我是吧?!”对于一个有着仇恨、愤怒的心理背景的人来说,这两重理由让他在那个时刻忘掉刘鑫,而把怒火对准江歌,已经够了。

当然,对于江歌来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

但我想说的只是,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需要得到实用的知识的武装。善良永远不能靠善良本身单打独斗。

善良者,也要敢于在一个社会各种心灵气质的竞争中发声。正义在人心,也在行动。

作者 | 南风窗资深主笔 石勇 

来源:南风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