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站名背后有什么来历?
经常在北京坐地铁的人会察觉到,北京地铁站的命名多采用古地名或古建筑名,这种命名特点突出了古城的历史韵味。随着老北京古城门古城墙的记忆被不断打捞,这些城门的典故也逐渐让人耳熟能详。
除此之外,大量被用作地铁站名的地名,听起来很有历史感,但因何得名却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为此,我们特选取北京最早开通的地铁线路1号线、2号线、八通线的多个站点,聊聊地名的由来。>>
南礼士路最初称“驴市路”,其得名源于驴市。
清末民初至 20世纪40年代,在阜成门附近曾设有驴市。那时去往京西门头沟等地,交通十分不便,骑驴是一种比较方便而经济的交通方式。驴市上的驴贩子守在城门西侧,见有雇主走过来,就主动搭话,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雇主交完租金就可以骑驴上路了,每天都是人来驴往的很是热闹。
在驴市南面不远就是著名的白云观,每年春节要办庙会,于是骑驴逛白云观便成为很受人欢迎的活动,所以一到庙会期间,到阜成门驴市骑驴逛庙会的人很多,特别是初一和十五两天,驴市上的毛驴甚至供不应求。
此外,在复兴门等处也有好几处“驴市”,日久天长,从西直门经阜成门直到复兴门,这条南北绵长数里的小街被人们称为“驴市路”。又因骑驴的人往来频繁,道路上到处是粪便,俗称“驴屎路”。
1949年以后,随着北京城市交通的发展,驴市逐渐消失了。没有驴市,再叫“驴市路”,名不副实,更不雅观,于是在调整地名时,依照“驴市路”的谐音更名为“礼士路”,其典由“礼贤下士”而来,后又将该路北段称为“北礼士路”,南段称为“南礼士路”。
八宝山原名黑山,由东西两座山峰构成,最高处海拔 103米。据《辽史·韩延徽传》和《宛署杂记》记载,汉代韩延寿(汉宣帝时期著名的士大夫,燕国人)家居此山。韩延徽及其子孙葬于此山南麓,故名“韩家山”“罕山”,后又讹称“黑山”。
关于八宝山由来,另有几种说法。
一是八宝山得名于八种矿物质,它们被当成八种建筑材料而广泛使用,故有“八宝”之称。所谓的“八宝”,指的是马牙石、白垩、青灰、红土、坩土、黄浆、板岩、砂岩八种黏土矿物质。
二是源于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八宝山脚下的山洞里藏着八件宝贝:金碾子、金磨、金笊篱、金簸箕、金笸箩、金老太太赶着金驴磨金米。人们说是山神老爷怕山洞里的东西被坏人偷走,就把洞中的宝贝变成了八种土,让更多的人用这些土维持生计。从此以后,这一带的人们就靠挖掘这八种土维持生计。
三是因传说山上藏有佛家的八宝物件而得名。所谓的“八宝”也称“八吉祥”,有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人们将藏着八件宝物的小山称为八宝山,并认定它是“吉祥之山”。
明永乐初年(1403年),司礼监太监刚铁墓修筑于此,旁边建延寿寺,后改名“褒忠护国寺”。以后成为明朝及清朝高级宦官年老离宫后的世代养老地,俗称“吉祥所”。
20世纪50年代,在八宝山南麓的元代灵福寺旧址上改建革命公墓,1970年改称“八宝山革命公墓”,从而使“八宝山”这一地名为人们所熟知。
苹果园初称“苹果村”,始于明代。
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从山西等地移民至京畿,由此形成许多村落。这些村庄由“四署”统辖,即蕃育署、嘉蔬署、良牧署、林衡署。京西的移民专门负责果树的栽种,谓之“果户”,由林衡署管辖。另据《明史》(卷 186)记载:林衡署的管理太监多达 32 人,是“四署”中人员最多的衙署。
果户们除苹果外,还栽种桃、杏、李、桑葚、樱桃、石榴等。为了生产这些上乘水果,果户们采用移植、引进、嫁接杂交以及选育等技术手段。经过数年,林衡署果园的果树陆续开花结果,其果实为明廷御用。
明朝灭亡后,苹果树被砍伐殆尽,果户被遣散,果园成了清八旗兵的演武场,康熙皇帝曾在此举行阅兵仪式。
民国时形成村落,称“苹果园村”,当时只有几十户人家,此后村域逐渐扩大。20世纪50 年代首钢公司在此兴建宿舍区。
关于这一地名的来历,历来存在争议,有几种说法。
一说此地明代时种植过大面积的苜蓿,为皇帝的御马提供饲料。清代成村,称“苜蓿地”,民国时被讹化为“木樨地”。苜蓿为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牲畜均喜食,素以“牧草之王”著称。
二说清代时门头沟去往京城送煤的骆驼队多出入阜成门,当时这一带生长着许多野苜蓿,所以赶骆驼的人时常在此歇脚,以便给骆驼喂些草料,日子一长,这里就被称为“苜蓿地”,后谐音为“木樨地”。
三说此地曾种植过许多桂花,因桂花树统称“木犀”,“樨”与“犀”同音义,木樨地即桂花之地。
四说此地曾是白云观的菜园,以产黄花菜闻名。黄花菜即金针菜,可食用,色泽金黄如桂花,俗称“木樨”,故称此菜园为“木樨地”。
从有关的史料记载来看,第一种说法更为可信,因为《明世宗实录》中就有关于明代军队在九门之外种植苜蓿的记载。而其他说法只是传说,无史料记载,难以考证。
“车公庄”这一地名的来历,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早年间附近曾有车轱辘庄,后谐音为车公庄,而对车轱辘庄的来历又有两种说法。
一说清朝时,京城西部城墙之外是一片乱葬岗子,出西直门往南再向西有一条土路,那些运输货物的除了骆驼,就是木轮马车,每次走过之后,便留下很深的车轱辘印迹,日子久了,人们便把路边的村子叫成了“车轱辘庄”,后来谐音为“车公庄”。
二说很久以前,此地生长着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叶片呈圆形而称“轱辘菜”,又因多长在路边,也叫“车前草”“车前子”“车叶菜”“车轱辘圆”,可以食用和入药,每到农历三月中旬便有人来此采摘。以后在此形成村落称“车轱辘庄子”。后来人们觉得这个名字叫起来有些绕口,被谐音为“车公庄”。
五棵松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一位邵姓官员病逝,遂葬于京西沙窝村附近,其墓周围有五棵高大的松树。这五棵松树有近20米高,傲然挺拔,直冲云天,是当时京西一带的标志之一。
早年间出阜成门往西南有一条去往门头沟的大道,许多从门头沟往京城送煤的、拉骆驼的人大多走这条路,五棵松附近是必经之地。民国年间,出阜成门往西越走越荒凉,人烟稀少,时有打劫的强盗、土匪出没,许多人都不敢单独行走。为了安全起见,去往京西的人们就相约在五棵松树下聚齐,然后结伴而行。日子一长“五棵松”三个字便被叫习惯了,逐渐成为地名。
民国时期五棵松一带逐渐成聚落,称“五棵松村”。“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军看上了五棵松这块风水宝地,在其周围构筑碉堡、炮楼,还修了一条土马路,美其名曰“新亚大路”。
关于这一地名的由来,有两种“版本”。
一是说九棵树在清代时形成村落,最初只有赵、张、金、苗四姓,因该村位于进出通州城的大道旁,从村口至旧城南门的路边植有九十九棵杨树(另说槐树),所以被称为“九十九棵树村”。后来人们觉得“九十九棵树村”叫着绕口,就简称为“九棵树”。据传当年那九十九棵杨树,自通州南城门向南排开,高大挺拔,树冠有昂扬之势,成为城外大路上的一道景观。每至盛夏绿树浓荫,出入城门的人们多在树下歇脚乘凉。而今九棵树村已和通州城区连成一片,但那九十九棵树早已消失。
二是说早年间九棵树附近曾有九棵高大的杨树(另说槐树),形成村落后以树称地名为“九棵树”。相传,最初的九棵树一带只有五六户人家,是距通州城只有二里地的一个无名小村。因村前有九棵高大的杨树,树下有一口水井,人们常在树下乘凉,后来村子逐渐扩大,九棵高大的杨树便成为村口的标志。有一次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通州城,路过此地时,正值晌午,烈日炎炎,于是在茂盛的杨树下乘凉。这时他又饥又渴,随从一见,连忙从树下的水井中打上水来,让他喝了。当乾隆喝完水后,顿感凉爽,便即兴赐予此井为“琼池”,并将为他遮阳的九棵杨树封为“九臣树”。但人们觉得这个名子过于文雅,便直接称“九棵树”,村名也因此而得。
这两种说法,前者1992年出版的《北京市通县地名志》略有记载,而后者系民间传说。
20世纪40年代这里是京城东郊外,有几个很小的村落。
50年代末为安置因修建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等建筑而拆迁的居民和一些建筑工人,在此盖起了一片屋顶为瓦楞板结构的四层红色砖楼房,整体建筑比较简陋,时称“周转房”,随后有不少城内的居民迁居于此。
与城里相比,这一带的环境还较为荒凉,生活多有不便,所以人们不想永远住在这荒郊野外,以为这里是暂居之地,希望能早日搬回城里去。
不久这片居民区被命名为“永安里”,意为“永远安居乐业”。
来源:北京纪事